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造句 > 国君造句

国君造句

“国君”的解释

国君[guó jūn] 国君 国君,是指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具备国家雏形以后,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1、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2、 现在我担忧的倒不是流星的出现,而是国君贪恋酒色,亲近小人,喜听谗言,疏远贤臣,长期下去,灾难必然降临到我们齐国。国君的这些过失,靠祈祷是帮不了忙的。

3、 到了后期,太平天国君臣猜忌,祸起萧墙,终于导致了它的失败。

4、 这可恶的奸臣仗着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5、 战国时代各国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贤才,必是分庭抗礼,倍加礼遇。

6、 这可恶的奸臣仗著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7、 古人说“:天生羽翼,民无二王。”魏国既有我做国君,你便要少在老百姓当中去出些主意,不要专门向愚蠢的人们讨好!

8、 1815年,随着他的胜利,法国君主政体再次建立。

9、 晋国的国君想要攻打虢国,可是晋、虢之间还隔着一个虞国,要灭虢国必须假道虞国.

10、 曼谷始建于1782年,曼谷王朝开国君主拉玛一世登基后,经历代不断扩建,终于建成规模宏大的大皇宫建筑群,现仅用于举行加冕典礼、宫廷庆祝等仪式,而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都给游客倍感震撼。

11、 正式君主立宪制,其行政的国家是英国君主,所代表的总督秘书长.

12、 嬖臣自身的局限性和国君力量的孱弱,最终导致他们的失败。

13、 柏克的权利理论是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辩护的理论。

14、 诚然,这部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保证了国会权力,限制了王权,形成的权力结构沿用至今。

15、 将印有英国君主头像的邮票倒贴在信封上即犯下叛国罪.

16、 听说楚国国君王正想方设法招纳贤士.

17、 太子出生,国君和夫人要沐浴穿朝服去朝见国君.

18、 逐渐失势的国君利用各种力量与强势的世卿抗衡,嬖臣是国君为了维护君权所依赖的重要力量之一。

19、 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

20、 开国君主都如此,大理国崇尚佛教的情况可以想象。当时大理国的百姓,都以崇信佛教为容。

21、 卿大夫与国君和卿大夫之间的斗争是世禄制发展的结果,同时世禄制也在世族的斗争中遭到破坏。

22、 英国君主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加冕典礼的历史几乎可追溯到一千年以前,典礼的盛况在全世界都可谓是无可比拟的。

23、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

2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5、 曾子坚持他简单朴素,沉稳,安宁,祥和的生活,不论你是国君或诸候都请不动他。

26、 把带有英国君主的邮票倒贴属于叛国罪.

27、 我曾经是个国君,人们敬畏我的名字,我的大军横扫天下,所到之处敌人尽灭。

28、 藩国的文学多为藩国君臣所作,藩王的文学审美观念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9、 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30、 宋襄公是公元前七世纪春秋时代宋国的国君.

31、 在封君封臣制度下,中世纪英国国王具有全国最高封君和国君的双重身份。

32、 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首脑.

33、 英国君主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加冕典礼的历史几乎。

34、 汉、隋两代的酷吏虽然在执法严峻、效忠国君、治理有效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之间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35、 春秋国君祖先神作为国家保护神,保护的对象本质上是列国君主及其宗族的家天下,而不是国中的民众。

36、 1791年,法国君主立宪制的实验因为国王和王后的行动而突然结束,他们与国外的贵族朋友、君主主义者互相勾结。

37、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成为第一位庆祝“钻石婚”的英国君主.

38、 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

39、 吴国太师当然不能容忍有人敢在老虎头上搔痒,吴国太师逼迫吴国国君下令,要杀严家全家。

40、 郑国就这么走马灯似地换着国君,而祭足则不倒翁似地永远屹立。

41、 近亲通婚、遗传基因衰败,过着刻板、乏味日子的西班牙国君,统治着沉闷的王朝。

42、 我人微言轻,怎么可能左右国君的决定?

43、 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

44、 有不少翻译的通司,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城门只放诸侯、方国君主、部族首领进去,随同之人都挡在外面。

45、 让宰夫和大夫去周旋揖让,不仅没有了君臣无别的顾忌,而且可以使国君和卿得到解脱,坐观其成,欢聚燕饮。

46、 国君燕简公朝歌夜弦,喜乐好淫。

47、 六国国君魂飞神丧,都以为自己的国度必亡,会沦为天宸大帝筑造不败辉煌的牺牲品,他们将为天宸大帝筑造一个不王国。

48、 迂夫子,好一个迂夫子!也罢,念你一片忠心,请夫子帮意如往郓城请回国君

49、 面对此情此景,是否让风雨出来接见尼国的国君,桑菊和欧静在风雨的房前产生了重大的争执。

50、 鲁国不愧为“礼仪之邦”,对哀姜仍以国君夫人之礼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