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知德者的诗词(450首)

  • 1.《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 2.《有荐胡仁叔历阳令者仁叔以诗送知已暇日杨德》 宋·王之道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场。
    果且无彼我,安用分封疆。
    胡公历阳来,气焰何可当。
    威严走邸吏,不露太守章。

  • 3.《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 宋·魏了翁

    试把行藏为子评,只知尽分敢徼名。
    出如有益殷三聘,用不能行鲁两生。
    此道古人如饮食,后来灶婢或猜惊。
    子云亦号知书者,犹把商山作采荣。

  • 4.《鹧鸪天 寿杨同知》 元·蒲道源

    好景良辰近上元。
    天公为闲产英贤。
    政声洋溢春风外,德泽流行汉水边。
    官一品,寿千年。
    应知仁者得兼全。
    凤凰池上恩波暖,指日丹墀步武

  • 5.《送知军曹比部移虔州》 宋·李覯

    要知贤者善居官,法自严明性自宽。
    黠吏欲欺难作计,愚民初惧久方安。
    狱辞大小情皆见,市物公私价一般。
    农力不闻供土木,穷阎犹得免饥寒。

  • 6.《答赵景猷》 魏晋·曹摅

    守真良难。
    知德者鲜。
    归不闷时。
    乐在为善。
    陟彼弥高。
    流川日远。
    无忧不至。
    敦尔攸践。

  • 7.《秘书省冬夜宿直寄怀李德素》 宋·黄庭坚

    曲肱惊梦寒,皎皎人牖下。
    出门问何祥,岑寂省中夜。
    姮娥携青女,一笑粲万瓦。
    怀我金玉人,幽独秉大雅。
    古来绝朱弦,盖为知音者。
    同床有不察,而况子在野。
    独立占少微,长怀何由写。

  • 8.《寄欧阳舍人书》 宋·曾巩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 9.《封建论》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 10.《训俭示康》 宋·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 11.《齐宣王见颜斶/颜斶说齐王》 先秦·佚名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 12.《洞箫赋》 两汉·王褒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
    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

  • 13.《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14.《尚德缓刑书》 两汉·路温舒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
    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 15.《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 16.《报孙会宗书》 两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 17.《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 18.《高帝求贤诏》 两汉·班固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 19.《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 20.《纪道德》 唐·杜光庭

    道,德。
    清虚,玄默。
    生帝先,为圣则。
    听之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