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造句 > 形声造句

形声造句

“形声”的解释

形声[xíng shēng] 形声 形声,汉字“六书”造字法的一种,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为其下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1、正确认识形这些对于理解形声字的形成和形义关系大有裨益。

2、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共同组成的汉字.

3、针对球形声源向全空间辐射的声场,进行声场重构仿真计算。

4、部分形声字声符具有揭示汉语语源的重要功能.

5、形声字能产性高,其优于其他造字法的特点,就是形义结合的统一性。

6、研究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7、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是汉字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系联同源关系的主要线索。

8、意符和声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形声字.

9、形声字声符具有示音的功能,但这种功能并非一成不变.

10、最美丽的形声字是哪个呢?我个人会选“星”字——星星原来的象形字是“晶”字,用三颗明亮的大星代表满天星斗,形声字造出来的新字“星”字,让沉寂的文字星空叮叮发出声音,而把原来的“晶”字保留给一种光亮的、闪逝的状态描述。唐诺 

11、泉形声俱备地演绎着现代都市的乐章.

12、西周金文字素表声功能的构字量很低,在汉字形声化过程中,声符数量的增长是形声字增长的主要手段。

13、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陌生形声字的语音提取进行了研究.

14、“呀诺达”,是形声词,在海南本土方言中表示一、二、三.

15、第五种,形声字与声符在意义上没有关系。

16、弄清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对汉字同源系统的整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7、本文研究外国学生在识别形声字时产生的错误.

18、统计结果表明:形声字“声符”的功能是“邻近示音”,而不是“准确表音”。

19、形声字并非表音文字,其字体结构依然遵循表义原则。

20、第二、在汉字形构法从象形到会意,从会意到形声的三次飞跃中,“转注”在其中起着将旧的构形法转换成新的构形法的变易转换作用。

21、七笔形声输入法是一种形码与音码相结合的汉字输入法。

22、比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

23、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的点评是,“控”是形声字,右边的表示声旁,跟“空”,而左边的表示形旁,表示“控”是用手的,掌控。

24、亚为象形,雅为假借,寤为形声,三者一也。

25、“藤”也是形声字,义符为艹,指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缘茎,如白藤、紫藤、葡萄等的茎。

26、——形声字是通过给同声假借的字添加形旁来明确字义,而不是通过给某个字添加声旁来明确字音的。

27、汉文明,不断流;功第一,是汉字;千种话,同种字;日月山,象形字;上下一,为指示;会意字,形声字;每个字,有含意;细品读,趣而益。

28、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欣赏电影内容、形式与风格时,也能注意无形声响巨大的渲染烘托能力,及其产生之实际支配功能。

29、字形分析除对数量极其有限的图画文字适用外,对其他字,尤其是形声字无能为力。

30、【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1、形声字的形旁与它的意义有关,形旁相同的字意义相近。

32、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33、不过上官栋并没管肖轩是什么表情,继续形声俱色地说道:我给你说,你可别惊讶啊。

34、“黄帝时,仓颉比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

35、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36、另外还有直接作符号专指某处的“指事”,一形一声的“形声”,辗转相注的“转注”,以及借字代用的“假借”等等,合起来称为“六书”。

37、每艺分有数量不等的小项,像书法比斗,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个小项,每个小项十六分,多余的四分平摊在前四个小项。

38、“亚森”级是俄罗斯第一型装备球形声呐系统的潜艇,该系统由艇首球形阵声纳、艇舷侧平面阵声呐以及纵舵上的拖曳阵声呐组成。

39、一声机械的变形声中,一道银色光芒从众人的后方闪起,瞬间划过所有人套有高强护喉带的颈部,然后停留在了再次跌入沙发的格里高里少将胸前。

40、汉字的魅力就在这里,它不是专业化的,它有六种功能,象形、形声、指示、会意等。

41、中国文字更多采用形声字造字法,在使用文字时可以注意把握形旁和声旁,从文字形象入手。

42、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