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简介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沈周的诗词(共21首)
-
1.《题画》 明·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
2.《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明·沈周
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
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
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
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
-
3.《西山有虎行》 明·沈周
西山人家傍山住,唱歌采茶山上去。
下山日落仍唱歌,路黑林深无虎虑。
今年虎多令人忧,绕山搏人茶不收。
墙东小女膏血流,村南老翁空髑髅。
官司射虎差弓手,自隐山家索鸡酒。
明朝入城去报官,虎畏相公今避走。-
-
4.《土偶祸》 明·沈周
锽锽鸣锣,彭彭伐鼓。
复有旂盖,亦有戟斧。
精力骏奔,无有老竖。
整整肃肃,什什伍伍。-
-
5.《永乐初给事姚伯善采木广右被瘴客死殡及六十》 明·沈周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
取材苍梧野,在楩楠豫章。
公素侃察闻,百辟得激扬。
譬如公输子,材悉良不良。-
-
6.《送人归秦州》 明·沈周
江城十月风凄凄,客子告我归关西。
长途短日双泪落,苦忆妻孥惊鼓鼙。
延安绥德边报急,秦州在陷家当失。
黄河冻合胡马健,倏来度冰如踏石。-
-
7.《朱泽民山水》 明·沈周
睢阳老人营丘徒,意匠妙绝绝代无。
为留清气在天地,便就片纸开江湖。
长松落叶风细细,幽构萦萝倚江住。
壁虎书鱼荡水光,老屋疏茅通雨气。-
-
8.《睡起自遣》 明·沈周
书枕悠悠自小康,何须断送脚尘忙。
屏心云气山开画,树里檐声雨满堂。
名利可怜鸡有肋,神仙只累鼠拖肠。
时时具酒招邻曲,闲与桑麻较短长。-
-
9.《悼内》 明·沈周
生离死别两无凭,泪怕伤心只自凝。
已信在家浑似客,更饶除发便为僧。
身边老伴悲寒影,脚后衰年怯夜冰。
果是幽冥可超拔,卖文还点药师灯。-
-
10.《睡起自遣》 明·沈周
檐前落叶拥高秋,谬使人推隐者流。
背有微暄念天子,手无漫刺渎诸侯。
老知丝竹殊堪赖,远为儿孙未免忧。
身后算应忧未了,且来拂壁画丹丘。-
-
11.《七月十五日城中晚归》 明·沈周
晚郭归舟急若何,市尘犹恐累渔蓑。
到家觉得曾风雨,两树芭蕉破叶多。-
-
12.《蓝关图》 明·沈周
卷中谁貌蓝关雪,瘦马凌兢寒切骨。
阿湘远来候马前,低首擎拳赤脚热。
拥鞍相向殊惨情,神气宛宛人欲生。
瘴江嘱语亦切至,掩吻哀哦如有声。
笔痕入素淡而媚,顾陆之间见能事。
前人遗迹不易题,安得起公为画记。-
-
13.《理折齿》 明·沈周
蛀齿已脱三,又一摇根株。
虽存作臲卼,中空外色卢。
剥芡偶相激,迸落如跳珠。
顿豁城堕堵,深开壁穿窬。
遗槎突芒刺,脥间动龃龉。
比比皆老钝,何特存廉隅。
东家借小,我愿磨其觚。-
-
14.《竹堂寺探梅》 明·沈周
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
秋官黄门两诗客,珂马西来为花驻。
老翁携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
满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
酒酣涂纸作横斜,笔下珠光湿春露。
只愁此纸卷春去,明日重来花在地。-
-
15.《经尚湖望虞山》 明·沈周
日午放船湖上头,虞山随船走不休。
高云仰见出翠壁,飞影下接沧波流。
青林人家隐山麓,鸡鸣犬吠闻中洲。
鸬鹚群栖竹叶暗,蜻蜓特立荷花秋。
莲歌渔唱尚互答,落景在树犹堪游。
小舟争渡各先去,独逆风波浑不忧。-
-
16.《咏帘》 明·沈周
谁放春云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
珠光荡日花如梦,琐影通风笑有声。
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杨花燕子争。-
-
17.《挽方水云道士用东坡先生清虚堂韵》 明·沈周
学仙不成似炊沙,紫府著尔无闲衙。
长生只在唇舌上,六十瞥眼风中花。
江湖漂萍本无蒂,一囊书画东西家。
虚谈火龙配水虎,岂见白蝠如乌鸦。-
-
18.《暑中题雪图》 明·沈周
六月添衣唤僮子,自画雪图茅屋里。
玉花出笔飞上树,惨淡阴山无乃是。
老生放笔还自笑,颠倒炎凉聊戏尔。
门前有客来借看,满眼黄尘汗如雨。-
-
19.《过湖偶书》 明·沈周
薄暮及东泛,眼豁连胸臆。
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远树水光上,出没似空植。
疏处方渺然,山黛一眉塞。-
-
20.《闲居》 明·沈周
颠毛脱尽野僧如,世好都归一懒除。
欲博晏眠高著枕,图便老眼大抄书。
屋须矮小茅须厚,窗要清虚竹要疏。
心与陶翁有相得,时歌吾亦爱吾庐。-
-
21.《庐山高》 明·沈周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
培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