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遁身的诗词

关于遁身的诗词(125首)

  • 81.《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宋·梅尧臣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
    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 82.《孤雁》 宋·晁说之

    风驱云卷一身微,慕侣高高急急飞。
    未许高人能远遁,梁王池馆故同归。

  • 83.《恨契诗》 宋·晁说之

    坎壈愚无计,恸哭老无泪。
    居处近何适,隐遁远何暨。
    爰来未尝恨,始恨金石契。
    何朝熔而泥,亦暮泐以滓。

  • 84.《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 宋·王禹偁

    关征市赋縻贤俊,谁爱此官为吏隐。
    将作晁丞于役时,婺女星临海边郡。
    黄绢辞高位尚卑,白华行洁身犹困。
    会待时来即并伸,也知道在终无闷。

  • 85.《赠秉放处士》 宋·王禹偁

    媒雉不诱凤,由鹿不致麟。
    终南有嘉士,天子不得臣。
    板舆入穷谷,同隐之推亲。
    种木山之阿,采兰涧之滨。

  • 86.《赠赞宁大师》 宋·王禹偁

    诏修僧史浙江滨,万卷书中老一身。
    赴阙尚留支遁马,援毫应待仲尼麟。
    溟蒙雪影松窗晓,狼籍苔花竹院春。
    还许幽斋暂相访,却惭陶令满衣尘。

  • 87.《盛暑谒刘公达》 宋·毛滂

    伏金避老火,遁日乾商霖。
    天地岂不宽,八荒一釜鬵。
    此身沍寒乡,骨冷势陆沉。
    忽疑同然灰,终得空汗襟。

  • 88.《嘉泰开乐日殿岩泾原郭季端邀游凤山自来美堂》 宋·刘过

    结束战袍骑战马,冠军将军宛如画。
    前呵小驻来美堂,箭去弓鸣飞鸟下。
    青林路转入岧峣,湖亭海观争为高。
    谁知凤舞龙飞外,虽有楼阁横云霄。

  • 89.《送张舍人从军》 宋·汪元量

    大笑出门去,谁能笔砚囚。
    十年浑不调,万里欲先侯。
    衰尔吾将老,飞扬子未休。
    他年身退遁,肯伴赤松游。

  • 90.《赠赞宁大师》 宋·王之道

    诏修僧吏浙江滨,万卷书中老一身。
    赴阙尚留支遁马,援毫应待仲尼麟。
    溟濛雪影松窗晓,狼籍苔花竹院春。
    还许幽斋暂相访,却慙陶令满衣尘。

  • 91.《南园用端中韵》 宋·朱翌

    有韩太尉淮阴家,十年种木今开花。
    松阴渐可张翠葆,桃蹊久已蒸红霞。
    早来雨过著芒屩,曲沼镜平清见沙。
    道人从我似支遁,公子立名非务华。

  • 92.《题陶弘景移居图》 元·杨维桢

    大奴担簦挈壶餐,小奴笼鸡约孤犭屯。
    雪斑鹿前双婉娈,水云牯背三温黁。
    中有玉立而长身,幅巾野服为何人?云是永明之隐君,身
    有黑子七星文。

  • 93.《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 明·刘基

    我昔住在南山头,连山下带清溪幽。
    山巅出泉宜种稻,绕屋尽是良田畴。
    家家种田耻商贩,有足懒踏县与州。
    西风八月淋潦尽,稻穗崿比无蝗蟊。

  • 94.《题群龙图》 明·刘基

    世间万类皆可睹,茫昧独有鬼与龙。
    此图画龙二十四,状貌诡谲各不同。
    得非物产有异种,或曰神变无常踪。
    一龙揵尾欲上水,足爪犹在奫中。

  • 95.《登梵天上方》 宋·强至

    廊腰偃月势环遭,秋宇澄明照一毫。
    楼槛转身侵白日,海山随眼没惊涛。
    泉枯碧甃鳗形遁,屋跨苍崖鸟翼劳。
    屈指旧游今二纪,新愁烂熳入风骚。

  • 96.《题贾表之所藏九马图》 宋·吴则礼

    龙颅豹股貌者谁,将军曹霸韩干师。
    权奇倜傥得殊相,笔墨真似沙中锥。
    监牧攻驹张太仆。
    曾令大奴守天育。

  • 97.《古墨行》 宋·陈师道

    秦郎百好俱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
    巧作松身与镜面,借美於外非良质。
    潘翁拜跪摩老眼,一生再见三叹息。
    了知至鉴无遁形,王家旧物秦家得。

  • 98.《寄题翠樊亭》 宋·李弥逊

    何郎爱山知贵目,不着芒鞋踏空谷。
    诛茅结竹函丈间,坐揖崔嵬绕江绿。
    我亦寻幽不惮远,半世一身随转毂。
    峰峦过眼已成梦,南北空嗟髀消肉。

  • 99.《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宋·李弥逊

    游轮走朱盖飞碧,路如羊肠山虎脊。
    奇观多似九牛毛,尘服轻於一狐腋。
    禅房借枕空函丈,野磴搘筇座盈尺。
    阴崖日淡春杲杲,老树风悲秋索索。

  • 100.《送袁和叔尉江阴》 宋·楼钥

    澄江少日曾经行,高城傍有长江横。
    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
    申港引潮深无声,万顷灌注滋农耕。
    战国今几二千龄,黄歇此地犹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