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贵臣的诗词

关于贵臣的诗词(420首)

  • 321.《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万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时,对於葛天氏。
    邈计几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极公,造道穷天髓。

  • 322.《读乐天閒居篇》 宋·蔡襄

    予年四十四,发白成衰翁。
    非有高盖车,曷与贤者同。
    嗟予出寒远,家世尝力农。
    十九登科第,圣彀参英雄。

  • 323.《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 宋·蔡襄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
    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

  • 324.《四贤一不肖诗·右范希文》 宋·蔡襄

    中朝莺鹤何仪仪,慷慨大体能者谁。
    之人起家用儒业,驰聘古今无所遗。
    当年得从谏官列,天庭一露胸中奇。
    矢身受责甘如荠,沃然华实相葳蕤。

  • 325.《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四》 南北朝·庾信

    明明九族序。
    穆穆四门宾。
    阴陵朝北附。
    蟠木引东臣。

  • 326.《用无斁八弟永城相迎韵寄怀》 宋·晁补之

    平生殚千金,术似刘累僻。
    春风九轨道,无我迷阳迹。
    呼来着冠紞,野貌不改昔。
    易衣怜介弟,犹有布一尺。

  • 327.《王君贶宣徽挽词三首》 宋·苏辙

    妙年收贾傅,白首贵王阳。
    志气文章在,功名岁月长。
    遗孙依旧德,故吏满诸方。
    河朔三持节,斯民定不忘。

  • 328.《送李诚之知瀛州》 宋·苏辙

    少年学诗书,晚岁探至道。
    岂伊封疆臣,乃是廊庙宝。
    苦恨富贵迟,声名得空早。
    忆惟西羌桀,始建元戎纛。

  • 329.《送紫微孙舍人赴镇长安》 宋·魏野

    长安千古帝王城,镇选词臣自圣情。
    三字带来天上贵,双旌拥出世间荣。
    朱衣尚列神仙步,红药宜吟雅正声。
    预想前春游赏处,九龙池上百花明。

  • 330.《青云亭闲望》 宋·曾巩

    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
    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
    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
    谷草晚更芳,沙泉细犹汹。

  • 331.《东武二首》 宋·张舜民

    景公登牛山,俯阚临邑区。
    耕耘被广野,轩冕充脩衢。
    斗鸡走狗马,击筑吹笙竽。
    鱼盐来海岱,桑柘入青徐。

  • 332.《还家》 宋·黄公度

    黎明呼羸僮,拄策渡野水。
    轻岚翳初日,古道步平砥。
    麦陇黄四出,松竹翠相倚。
    人间春告尽,岩色秀未已。

  • 333.《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 宋·李吕

    在昔绍圣初,郡英萃朝绅。
    道乡鼓谏舌,劲气排天阍。
    雷霆固难犯,鵷鹭皆丧神。
    独一黄右辖,从容为奏陈。

  • 334.《张丞相生朝二十韵》 宋·张元干

    凤历推炎德,宗臣系重轻。
    神开丹扆梦,人向紫岩生。
    昴宿秋旻迥,坤维玉露清。
    风云符感遇,草木畏威名。

  • 335.《宣城书怀》 宋·朱翌

    高爽清凉郡,登临佳丽都。
    上连三蜀重,旁挟两淮趋。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舻。
    新林天际浦,青草柳边湖。

  • 336.《咏史(二十一首)》 明·刘基

    四七续炎运,渐台殪狂新。
    建侯首褒德,拳拳念生民。
    富春有遗老,终竟不为臣。
    遂令节义士,视身若埃尘。
    前车屡折轴,后驾无回轮。
    不有锢党禁,何由起黄巾。
    为邦贵知本,明主宜书绅。

  • 337.《感时述事(十首)》 明·刘基

    天王有万国,抚治不能遍。
    百僚分所司,控制倚方面。
    旬宣贵浃洽,付托属隆眷。
    易置苟无恒,勤怠朝夕变。

  • 338.《韩魏公生日三首》 宋·强至

    治身时位俱云得,同体君臣系所遭。
    仁庙自从延辅弼,圣孙相繼委钧陶。
    早辞十载调元鼎,尚拥平年出帅旄。
    白首未尝安富贵,丹心愈更事勤劳。

  • 339.《和楼志国范君武读胡尉临安所获颜鲁公书断碑》 宋·强至

    书名唐世凡几人,鲁公运笔独有神。
    当年一字百金直,异代傥获宜尔珍。
    公尝道直不容内,江湖出走刺史轮。
    东南挥翰落几郡,在处巨迹刊坚珉。

  • 340.《王尚书生辰》 宋·强至

    肃时天气凝良月,近晦星精降庆闾。
    弱冠文章惊殿幄,青春富贵绝朝裾。
    安危倚注心逾壮,中外翱翔发未疏。
    禁职荣兼三学士,选朝尊冠六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