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论说的诗词

关于论说的诗词(608首)

  • 1.《送昆山丞谢子潚解官还朝》 宋·马先觉

    结交无虑三十年,道同志合难其全。
    倾盖相欢岂无有,当面论心背不然。
    晚知趋向动违俗,闭门避客鱼渊潜。
    属闻贰令非常好,才德远过崔蓝田。

  • 2.《巫山》 宋·苏轼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
    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
    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
    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

  • 3.《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来访是年天不雨梅亢热异》 宋·方逢振

    柏玉不我过,过我必六月。
    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绝。
    亢离单用事,赤乌赤如血。
    人寰何辠辜,几欲炮烙杀。

  • 4.《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 明·唐时升

    小儒各标榜,百伪无一真。
    圣人虽复起,难使醨酒醇。
    竺乾天人师,日月万古新。
    法像自东汉,翻译盛西秦。

  • 5.《病中怀黄世显李宾之》 明·谢铎

    十日高眠昼起迟,缓寻方药得中医。
    不才岂是官无事,多病惟应志未衰。
    门巷雪深妨过马,江湖岁晚益多歧。
    衣冠论说今如此,旧简残灯亦自疑。

  • 6.《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宋·苏轼

    风高月暗水云黄,淮阴夜发朝山阳。
    山阳晓雾如细雨,炯炯初日寒无光。
    云收雾卷已亭午,有风北来寒欲僵。
    忽惊飞雹穿户牖,迅驶不复容遮防。

  • 7.《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宋·陆游

    稚川师郑君,才及一卷书。
    书大仅如箸,度世盖有余。
    想其所论说,妙极轩昊初。
    内篇今虽存,亦复饱蠹鱼。
    我欲探其原,蹇步空趑趄。
    安得插两翅,从公游太虚?

  • 8.《寄满子权》 宋·王令

    昔心何悠悠,今学益漫漫。
    莽如浮江可,浩不际崖岸。
    生虽乐文子,勤不偿几案。
    重编空堆尘,折简久枯汗。

  • 9.《同孙祖仁王平甫游蒋山作》 宋·王令

    山形郁盘陀,石路随直纡。
    荫松坐兴长,饮泉百烦除。
    忆望江上楼,采翠横晴虚。
    爱之不能去,取席卧与俱。

  • 10.《邛州俯听三省堂》 宋·文同

    将欲言治人,必先由正身。
    身正人自治,此化行如神。
    总总群圣书,论说尤谆谆。
    后贤守为法,不敢忘逡巡。

  • 11.《读汉书》 宋·洪咨夔

    汉衰元帝为优游,成帝荒淫更可忧。
    论说金华风过耳,山河大柄醉中体。

  • 12.《次韵子瞻游径山》 宋·苏辙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
    钱塘后到山最胜,下枕湖水相萦旋。
    坐疑吴会无复有,扁舟屡出凌涛渊。
    今秋复入径山寺,势压众岭皆摧颠。

  • 13.《寄郑渔仲》 宋·曹勋

    君家谷口蔼清节,后裔於今耿冰雪。
    高明固已天下闻,却向山中弄明月。
    贯穿诸史极成败,鼓吹六经方论说
    碧云日暮临庭柯,缄封肯寄冲烟萝。
    边头嗷嗷一雁过,坐想空山霜露多。

  • 14.《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 唐·李隆基

    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
    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
    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
    献酬尊俎列,宾主位班陈。
    节变云初夏,时移气尚春。
    所希光史册,千载仰兹晨。

  • 15.《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兹字》 唐·苏颋

    肃肃金殿里,招贤固在兹。
    锵锵石渠内,序拜亦同时。
    宴锡欢谈道,文成贵说诗。
    用儒今作相,敦学旧为师。
    下际天光近,中来帝渥滋。
    国朝良史载,能事日论思。

  • 16.《奉和御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赐诗》 唐·萧嵩

    审官思共理,多士属惟唐。
    历选台庭旧,来熙帝业昌。
    入朝师百辟,论道协三光。
    垂拱咨元老,亲贤辅少阳。

  • 17.《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 唐·孟郊

    夫子说天地,若与灵龟言。
    幽幽人不知,一一予所敦。
    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
    旁通忽已远,神感寂不喧。
    一悟袪万结,夕怀倾朝烦。
    旅輈无停波,别马嘶去辕。
    殷勤荒草士,会有知己论。

  • 18.《论诗五首》 清·赵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19.《问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 20.《论语十则》 先秦·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