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舒客意的诗词(112首)

  • 1.《无客》 宋·姜特立

    无客意不佳,独饮有何好。
    虽非瓮下豪,亦匪泽中槁。
    百年会有极,正要舒怀抱。
    不赋独酌谣,相期醉乡老。

  • 2.《蝶恋花(自东江乘晴过_颐渚园小饮)》 宋·程垓

    晴带溪光春自媚。
    绕翠萦青,来约东风醉。
    云补断山疏复缀。
    雨回绿野清还丽。
    拄杖不妨舒客意
    临水人家,问有花开未。
    江左风流今有几。
    逢春不要人憔悴。

  • 3.《蝶恋花(自东江乘晴过_颐渚园小饮)》 宋·程垓

    晴带溪光春自媚。
    绕翠萦青,来约东风醉。
    云补断山疏复缀。
    雨回绿野清还丽。
    拄杖不妨舒客意
    临水人家,问有花开未。
    江左风流今有几。
    逢春不要人憔悴。

  • 4.《口技》 清·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5.《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宋·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
    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 6.《京兆安汾叟赴辟临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画阳关图》 宋·张舜民

    古人送行赠以言,李君送人兼以画。
    自写阳关万里情,奉送安西从辟者。
    澄心古纸白如银,笔墨轻清意萧洒。
    短亭离筵列歌舞,亭亭諠諠簇车马。

  • 7.《阆风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见示竹帘诗戏作》 宋·戴表元

    何物非可邻,聿向翁户设。
    翁好诗更佳,萧然得三绝。
    他家少年丛,徒尔歌舞热。
    正如阅优场,未久意先辍。
    翁今一室老,高卧百念灭。
    汤炉松林风,纸帐梅花雪。
    时时有佳客,文字送日月。

  • 8.《送杨舒州》 宋·卫博

    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
    是时敌方张,长江饮渴骑。
    憨将何一律,两地一朝弃。
    川原厌膏血,关山接烽燧。

  • 9.《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简朱元弼》 宋·王令

    惟怃庭下树,阴影日已敷。
    癯癯闭门人,簟席自卷舒。
    高枝就远冠,曲枝挂裳裾。
    还来从此息,卧视诗与书。

  • 10.《云岩竹源二禅俱与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饭于竹》 宋·刘子翚

    云岩市声中,竹源山色处。
    平生几两屐,惟乐取意去。
    晨光霁老春,飞盖双溪路。
    沙平水漫流,云散天全露。

  • 11.《客舍读书》 宋·方回

    客舍何所为,流光坐飞腾。
    出游足风雨,对晤乏友朋。
    书鸱幸舆致,欢言启缄縢。
    拂拭蛛与蟫,曲此几上肱。

  • 12.《贻余处士》 唐·储光羲

    故园至新浦,遥复未百里。
    北望是他邦,纷吾即游士。
    潮来津门启,罢楫信流水。
    客意乃成欢,舟人亦相喜。

  • 13.《送常清上人还舒州》 唐·皎然

    灊人思尔法,楚信有回船。
    估客亲宵语,闲鸥偶昼禅。
    经声含石潋,麈尾拂江烟。
    常说归山意,诛茅庐霍前。

  • 14.《湘江舟中》 明·薛瑄

    湛湛湘水绿,夹岸丛篁多。
    挽舟逆水上,南风起微波。
    嘉此晴霄景,逍遥玩江沱。
    沙渚旷缅邈,云岫纷嵯峨。
    远目为舒畅,客意将如何。
    濯缨吾所爱,聊为扣舷歌。

  • 15.《答客吟》 宋·邵雍

    说者从来太过乎,道须能卷又能舒。
    人间好事不常有,天下奇才何处无。
    年近从心唯策杖,诗逢得意便操觚。
    快心亦恐诗拘束,更把狂诗大字书。

  • 16.《送乐学士知舒州》 唐·徐铉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
    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
    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
    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

  • 17.《送薛子舒华亭造船场》 宋·葛绍体

    此日携家去,休言惜远离。
    江天虽雨意,客路正花时。
    击楫漫长啸,把书常自随。
    为官闲亦好,竹外鹤偏宜。

  • 18.《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 19.《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 20.《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