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自毫的诗词

关于自毫的诗词(824首)

  • 1.《云居寺孤桐》 唐·白居易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 2.《登南纪楼》 宋·胡寅

    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
    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
    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

  • 3.《别胡中丞》 唐·方干

    二年朝夜见双旌,心魄知恩梦亦惊。
    幽贱粗能分菽麦,从容岂合遇公卿。
    吹嘘若自毫端出,羽翼应从肉上生。
    却恨此身唯一死,空将一死报犹轻。

  • 4.《论俗十二首》 宋·刘子翚

    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
    吾卢已煨烬,荒草墙兀兀。
    墙东大梨树,惟此为旧物。
    火烧枝叶尽,老本更奇崛。

  • 5.《苦热》 宋·李流谦

    祝融职司南,凭宠不遗力。
    呀呀三足禽,败羽悬枯腊。
    釜鬵糜碎鳞,无地此身着。
    楚炬方烘秦,湯征未自毫

  • 6.《用明师叔韵赠画工张子英》 宋·陈淳

    虽凭缣素状仪容,的自毫心蕴妙锋。
    个个本来天所赋,随人变化有奇工。

  • 7.《广陵芍药盛开品目比旧又多累日与同官赏叹不》 宋·苏颂

    应是圆玄降瑞精,散为穠丽遍邗城。
    重苞叠蕊三春后,腻脸丰肌百态生。
    自毫堂甄异品,至今花谱续嘉名。
    都缘尤物多奇变,岂为繁华逐世情。

  • 8.《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司马…途中言志》 唐·崔湜

    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
    群籍备所见,孤贞每自饬。
    徇禄期代耕,受任亦量力。
    幸逢休明时,朝野两荐推。

  • 9.《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 唐·柳宗元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 10.《自责》 唐·元稹

    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

  • 11.《自述(一作王建宫词)》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 12.《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自此后诗到杭州后作)》 唐·白居易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
    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
    赖是馀杭郡,台榭绕官曹。
    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

  • 13.《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 唐·白居易

    头上渐无发,耳间新有毫。
    形容逐日老,官秩随年高。
    优饶又加俸,闲稳仍分曹。
    饮食免藜藿,居处非蓬蒿。

  • 14.《自述》 唐·朱庆馀

    诗人甘寂寞,居处遍苍苔。
    后夜蟾光满,邻家树影来。
    岂知莲帐好,自爱草堂开。
    愿答相思意,援毫愧不才。

  • 15.《岁首怀甘露寺自省上人(上人尝有战功)》 唐·许浑

    心悟觉身劳,云中弃宝刀。
    久闲生髀肉,多寿长眉毫。
    客棹春潮急,禅斋暮雪高。
    南da一回首,山碧水滔滔。

  • 16.《李定言自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 唐·许浑

    白笔南征变二毛,越山愁瘴海惊涛。
    才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阊阖欲开宫漏尽,冕旒初坐御香高。
    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 17.《史馆庭梅见其毫末历载三十今已半枯…伏惟垂览》 唐·徐铉

    东观婆娑树,曾怜甲坼时。
    繁英共攀折,芳岁几推移。
    往事皆陈迹,清香亦暗衰。
    相看宜自喜,双鬓合垂丝。

  • 18.《鼎臣学士侍郎以东馆庭梅昔翰苑之毫末今复半枯…攀和》 唐·汤悦

    忆见萌芽日,还怜合抱时。
    旧欢如梦想,物态暗还移。
    素艳今无几,朱颜亦自衰。
    树将人共老,何暇更悲丝。

  • 19.《谢人自钟陵寄纸笔》 唐·齐己

    故人犹忆苦吟劳,所惠何殊金错刀。
    霜雪剪栽新剡硾,锋铓管束本宣毫。
    知君倒箧情何厚,借我临池价斗高。
    词客分张看欲尽,不堪来处隔秋涛。

  • 20.《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