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而盗的诗词

关于而盗的诗词(124首)

  • 1.《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 2.《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3.《送薛存义序》 唐·柳宗元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
    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 4.《喜雨亭记》 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 5.《辨奸论》 宋·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 6.《登高丘而望远》 唐·李白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 7.《登高丘而望远》 唐·李白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

  • 8.《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 唐·柳宗元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 9.《掩耳盗铃》 先秦·吕不韦 撰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 10.《登高丘而望远》 唐·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