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筹缓的诗词

关于筹缓的诗词(22首)

  • 1.《十月乐游诗》 唐·郭震

    十月严阴盛,霜气下玉台。
    罗衣羞自解,绮帐待君开。
    银箭更筹缓,金炉香气来。
    愁仍夜未几,已使炭成灰。

  • 2.《冥鸿阁即事四首》 宋·白玉蟾

    夜饮青莲居士家,高吟大笑对梅花。
    饕杯自喜更筹缓,醉墨偏随烛影斜。

  • 3.《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 4.《何满子歌(张湖南座为唐有态作)》 唐·元稹

    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水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 5.《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 唐·徐夤

    地灵蒸水暖,天气待宸游。
    岳拱莲花秀,峰高玉蕊秋。
    朝元雕翠阁,乞巧绣琼楼。
    碧海供骊岭,黄金络马头。

  • 6.《清平乐(上元)》 宋·张纲

    红莲照晚。
    花底明人眼。
    无限游人谁惜倦。
    只有衰翁心懒。
    笙歌缓引更筹。
    更阑客散添愁。
    香雾半窗幽梦,烟波千里归舟。

  • 7.《水龙吟(次韵呈吕帅张漕)》 宋·袁去华

    汉家经略中原,上游眷此喉衿地。
    风行雷动,无前伟绩,伊谁扬厉。
    玉帐筹边,绣衣给饷,江上增气。
    自武侯蜕迹,羊公缓带,功名事、更谁继。

  • 8.《水调歌头》 宋·卢炳

    风驭过姑射,云佩挹浮丘。
    丁宁月姊,为我澄霁一天秋。
    尽展冰奁玉鉴,要看瑶台银阙,万里冷光浮。
    分与世间景,好在水边楼。

  • 9.《水调歌头》 宋·卢炳

    风驭过姑射,云佩挹浮丘。
    丁宁月姊,为我澄霁一天秋。
    尽展冰奁玉鉴,要看瑶台银阙,万里冷光浮。
    分与世间景,好在水边楼。

  • 10.《沁园春(甲辰饯尤木石赴九江帅)》 宋·李曾伯

    大江之西,康庐之阴,壮哉此州。
    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襟喉上国,屏翰中流。
    弹压鲸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万斛舟。
    青毡旧,看崇诗说礼,缓带轻裘。

  • 11.《水龙吟(代寿制师贾参政)》 宋·翁溪园

    镇淮楼下旌旗,晶明辉映云山阁。
    宸旒倚重,折冲千里,无逾秋壑。
    缓带轻裘,纶巾羽扇,从容筹略。
    使毡裘胆破,丁宁边吏,无生事,空沙漠。

  • 12.《游东山寺》 宋·韩缜

    久有东林约,因乘暇日游。
    眼明初出郭,神王欲凌秋。
    野旷骞孤隼,江清飏远鸥。
    近山青嶂合,多稼绿云浮。

  • 13.《八声甘州 饯帅阃张仲渊外郎 先福建帅府》 元·袁士元

    又西风、吹动塞云飞,碧天倚清秋。
    拥长亭祖席,斜阳旗影,枫叶江头。
    赞画雄藩三载,莲幕更风流。
    愧我黄尘客,拂袂从游。

  • 14.《赠制刻漏前挈壶王君囦》 宋·许景迂

    蛩吟秋方来,鹤鸣夜参半。
    山中无历日,荣悴知节换。
    王君太多事,丝杪察昏旦。
    辛苦穷河源,把彼注罂罐。

  • 15.《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比来》 宋·苏轼

    神屠不目全,妙额惟妆半。
    更刀乃族疱,倚市必丑悍。
    平生魏公筹,忽aa10郢人墁。
    诗书亦何用,适道须此馆。

  • 16.《送叶主簿楚州应钱帅之招》 宋·陈造

    汉庭用少余,无策销外侮。
    充国七十翁,胜算定樽俎。
    夫君谭西北,万里真自睹。
    诸将失投机,遽岂一二灵敏。

  • 17.《杨村四十韵》 宋·李新

    欻行西山隈,茄荻风飕飕。
    阴岩有积雪,竟日无行辀,滩声下层檐,写出千古愁。
    断墟灯火光,惨月神鬼讴。

  • 18.《通守田太尉生辰二首》 宋·姜特立

    犀许渊角凛英姿,褒鄂凌烟想画时。
    建武堂深閒缓带,筹边楼迥静哦诗。
    曾乘神骥参天仗,还插宫花则宝卮。
    今日北门方借重,九重久已结深知。

  • 19.《送赵德庄右司江东漕二首》 宋·李洪

    宰士雍容望最优,便期簪笔侍凝旒。
    暂劳省户弥纶手,稍缓关中馈饷忧。
    寓直文谟高内阁,褰帷仁政被南州。
    龙蟠虎踞登临胜,天险防边得细筹。

  • 20.《送吴司令知金州》 宋·王炎

    曩时异姓新安王,中兴功烈书旗常。
    边兵不敢窥蜀塞,至今恃此为金汤。
    我生久恨在王后,幸识王孙人物秀。
    立朝日浅即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