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穷城的诗词

关于穷城的诗词(1359首)

  • 1.《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唐·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 2.《鄞县西亭》 宋·王安石

    收功无路去无田,窃食穷城度两年。
    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

  • 3.《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 宋·张耒

    夫子才豪官尚卑,穷城冷落有谁知。
    莫嫌五斗纡高兴,且与青山赋好诗。
    得失可齐陶令酒,功名休问蜀庄蓍。
    三年流落甘忧患,一笑何当慰别离。

  • 4.《寒鸦词》 宋·张耒

    寒鸦来时九月天,黄梁萧萧人刈田。
    啼声清哀晚纷泊,迭和群音和且乐。
    朋飞聚噪动百千,颈腹如霜双翅玄。
    风高日落田中至,部队崩腾钲鼓沸。

  • 5.《暮春赠陈器之》 宋·张耒

    牡丹开过解秋千,鹎鵊鸣时三月天。
    尽日好风吹絮雪,一池春水泛莲钱。
    溪边蒲笋供朝饭,堂上图书伴昼眠。
    端坐穷城何所得,只收风月入新篇。

  • 6.《答郭师圣》 宋·冯时行

    问讯烦书札,情亲语味长。
    是非元自定,得失已兼忘。
    洗手分僧饭,清心炷佛香。
    穷城不假给,何似水云乡。

  • 7.《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唐·袁朗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
    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
    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
    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

  • 8.《赋饮马长城窟》 唐·袁朗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
    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
    规模惟圣作,负荷晓成功。
    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

  • 9.《过汉故城》 唐·王绩

    大汉昔未定,强秦犹擅场。
    中原逐鹿罢,高祖郁龙骧。
    经始谋帝坐,兹焉壮未央。
    规模穷栋宇,表里浚城隍。

  • 10.《郢城怀古》 唐·李百药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
    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险,名都拒江隩。
    方城次北门,溟海穷南服。

  • 11.《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 唐·李百药

    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烟暇共掩映,林野俱萧瑟。
    楚塞郁不穷,吴山高渐出。
    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终吉。
    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馆宇肃而静,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龙,勿惊疲朽质。

  • 12.《登城楼望西山作》 唐·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 13.《北使长城》 唐·王无竞

    秦世筑长城,长城无极已。
    暴兵四十万,兴工九千里。
    死人如乱麻,白骨相撑委。
    殚弊未云悟,穷毒岂知止。

  • 14.《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唐·苏颋

    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
    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
    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
    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

  • 15.《边城落日》 唐·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 16.《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唐·骆宾王

    扰扰风尘地,遑遑名利途。
    盈虚一易舛,心迹两难俱。
    弱龄小山志,宁期大丈夫。
    九微光贲玉,千仞忽弹珠。

  • 17.《蜀城怀古》 唐·刘希夷

    蜀土绕水竹,吴天积风霜。
    穷览通表里,气色何苍苍。
    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
    古人无岁月,白骨冥丘荒。

  • 18.《登泽州城北楼宴》 唐·陈子昂

    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
    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
    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
    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
    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 19.《白帝城怀古》 唐·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 20.《乐城岁日赠孟浩然(一作王维诗)》 唐·张子容

    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
    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
    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
    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