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朔间的诗词

关于朔间的诗词(223首)

  • 41.《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唐·白居易

    来书子细说通州,州在山根峡岸头。
    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 42.《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唐·白居易

    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
    休明值尧舜,勋业过萧曹。
    始擅文三捷,终兼武六韬。
    动人名赫赫,忧国意忉忉。

  • 43.《赠毛仙翁》 唐·沈传师

    安期何事出云烟,为把仙方与世传。
    只向人间称百岁,谁知洞里过千年。
    青牛到日迎方朔,丹灶开时共稚川。
    更说桃源更深处,异花长占四时天。

  • 44.《句》 唐·李德裕

    检经求绿字,凭酒借红颜。
    君不见秋山寂历风飙歇,半夜青崖吐明月。
    寒光乍出松筱间,万籁萧萧从此发。
    忽闻歌管吟朔风,

  • 45.《玄都楼桃》 唐·蒋防

    旧传天上千年熟,今日人间五日香。
    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方朔施偷将。

  • 46.《和段学士对雪》 唐·喻凫

    盈尺知丰稔,开窗对酒壶。
    飘当大野匝,洒到急流无。
    密际西风尽,凝间朔气扶。
    干摧鸟栖枿,冷射夜残垆。
    赞月登斜汉,兼沙搅北湖。
    惭于郢客坐,一此调巴歈.

  • 47.《柘枝词三首(乐府诗集题作柘枝调)》 唐·薛能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
    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
    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
    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

  • 48.《桃花》 唐·薛能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
    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冷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
    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 49.《春雨》 唐·薛能

    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
    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
    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
    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
    迸湿消尘虑,吹风触疾颜。
    谁知草茅径,沾此尚虚闲。

  • 50.《春雨》 唐·薛能

    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
    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
    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
    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
    迸湿消尘虑,吹风触疾颜。
    谁知草茅径,沾此尚虚闲。

  • 51.《送徐员外赴河中》 唐·贾岛

    原野正萧瑟,中间分散情。
    吏从甘扈罢,诏许朔方行。
    边日沉残角,河关截夜城。
    云居闲独往,长老出房迎。

  • 52.《寒日书斋即事三首》 唐·皮日休

    参佐三间似草堂,恬然无事可成忙。
    移时寂历烧松子,尽日殷勤拂乳床。
    将近道斋先衣褐,欲清诗思更焚香。

  • 53.《王先辈草堂》 唐·陆龟蒙

    松径隈云到静堂,杏花临涧水流香。
    身从乱后全家隐,日校人间一倍长。
    金箓渐加新品秩,玉皇偏赐羽衣裳。
    何如圣代弹冠出,方朔曾为汉侍郎。

  • 54.《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 55.《惆怅诗十二首》 唐·王涣

    八蚕薄絮鸳鸯绮,半夜佳期并枕眠。
    钟动红娘唤归去,对人匀泪拾金钿。
    李夫人病已经秋,汉武看来不举头。
    得所浓华销歇尽,楚魂湘血一生休。

  • 56.《上清辞五首》 唐·李九龄

    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楼。
    霓裳曲罢天风起,吹散仙香满十洲。
    楼锁彤霞地绝尘,碧桃花发九天春。
    东皇近日慵游宴,闲煞瑶池五色麟。

  • 57.《上清辞五首》 唐·李九龄

    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楼。
    霓裳曲罢天风起,吹散仙香满十洲。
    楼锁彤霞地绝尘,碧桃花发九天春。
    东皇近日慵游宴,闲煞瑶池五色麟。

  • 58.《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 59.《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唐·韩愈

    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
    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

  • 60.《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