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摛藻的诗词

关于摛藻的诗词(56首)

  • 1.《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2.《罗仙宫道士留午饭后遍览山中佳景三十六峰罗》 宋·程公许

    老树万安驿,古井罗真山。
    玉虬五云车,仙翁此往还。
    云纵久不刓,泛景疑可攀。
    忆昔摛藻频,题诗揭松关。

  • 3.《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 唐·虞世南

    财雄重交结,戚里擅豪华。
    曲台临上路,高门抵狭斜。
    赭汗千金马,绣毂五香车。
    白鹤随飞盖,朱鹭入鸣笳。

  • 4.《门有车马客》 唐·虞世南

    陈遵重交结,田蚡擅豪华。
    曲台临上路,高轩抵狭斜。
    赭汗千金马,绣轴五香车。
    白鹤随飞盖,朱鹭入鸣笳。

  • 5.《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 唐·钱起

    青琐留才子,春池静禁林。
    自矜仙岛胜,宛在掖垣深。
    引派彤庭里,含虚玉砌阴。
    涨来知圣泽,清处见天心。

  • 6.《寄江东李判官》 唐·皇甫冉

    远怀不可道,历稔倦离忧。
    洛下闻新雁,江南想暮秋。
    澄清佐八使,纲纪案诸侯。
    地识吴平久,才当晋用求。

  • 7.《投寄韦右丞》 唐·罗隐

    赤壁征文聘,中台拜郄诜。
    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
    幞被从谁起,持纲自此新。
    举朝明典教,封纳诏书频。
    禁树曾摛藻,台乌旧避尘。
    便应酬倚注,何处话穷鳞。

  • 8.《送z6光大师(师以草书应制)》 唐·罗隐

    禹祠分首戴湾逢,健笔寻知达九重。
    圣主赐衣怜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
    宁亲久别街西寺,待诏初离海上峰。
    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

  • 9.《悼离赠妹诗二首 一》 魏晋·左思

    郁郁岱青。
    海渎所经。
    阴精神灵。
    为祥为祯。

  • 10.《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宋·洪皓

    萸房觅得惜其陈,拟学宗王问鬼神。
    不放黄花资献寿,故飞白雪恼留宾。
    一身抱病蹒跚苦,万里思亲况味辛。
    正是悲秋增感慨,诗翁摛藻与为春。

  • 11.《贺新郎·唤起东坡老》 宋·宋自逊

    唤起东坡老。
    问雪堂、几番兴废,斜阳衰草。
    一月有钱三十块,何苦抽身不早。
    又底用、北门摛藻

  • 12.《玉山观》 宋·李北之

    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
    晋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华同。
    悬崖积铁数百尺,轮囷老木参天碧。
    时有金鸡击膊鸣,铿鍧响通石屋石。

  • 13.《寿胡运使》 宋·刘阆风

    青原连峰郁嵯峨,中产瑞石如金螺。
    清淑之气孕秀多,蜿蟺礴无偏颇。
    间世人杰文星罗,六一鸣道继雄轲。
    忠简名节森聱牙,乃孙所学能传家。

  • 14.《大剑山》 宋·慕容佰才

    李势非嵎虎,公孙是井蛙。
    圣朝无外户,夷壤尽为家。
    叠嶂宁须铲,停鼖久废挝。
    原鳞生骆谷,钓驷入彭衙。

  • 15.《送歙砚与裴唐卿》 宋·史伯强

    平生足迹遍九州,知子笔端回万牛。
    歙砚故持赠,夜光非暗投。
    兹实旧坑子坑尾,远胜洮州绿鸭头。
    清淑之德隐于石,珉中玉表非其俦。

  • 16.《恭和家大人鬻田训子诗韵》 宋·孙应求

    家贫常产遽萧然,只把诗书代力田。
    谋道固宜耽乐内,却行安可望追前。
    置锥今日忧无地,摛藻他时喜掞天。
    富贵学成终自有,服膺当务益拳拳。

  • 17.《赠徐季子》 明·苏伯衡

    百金不惜市栀鞭,两耳不解听朱弦。
    人情如此亦何以,我每见之独慨然。
    夫君怀宝起浙右,掉鞅观光来日边。
    夙学人言破万卷,新制我喜窥几编。

  • 18.《胡氏迟客亭观诗》 宋·宋祁

    石磴松蹊自不尘,亭名迟客客回轮。
    山中桂好虽留隐,岭上云多肯寄人。
    梦草数残康乐夜,禊杯閒记永和春。
    共游弭盖争摛藻,剩破林烟炙翠筠。

  • 19.《寄茂才冯彭年》 宋·林逋

    异代甘泉赋,谁当颂太微。
    无如摛藻妙,所惜赏音稀。
    渐远江关树,方单客子衣。
    扁舟舣何许,霰雪暮霏霏。

  • 20.《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 宋·陈与义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