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惊云的诗词

关于惊云的诗词(4446首)

  • 1.《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 宋·苏轼

    二妙凋零笔法空,忽惊云海戏群鸿。
    清诗不敢私囊箧,人道黄门有父风。

  • 2.《溪上遇雨二首》 唐·崔道融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 3.《桑中生李》 未知·佚名

    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
    闻者传语:“盲者得视。

  • 4.《江汉亭百韵》 宋·郑清之

    山川自高深,开避由邃古。
    长江泻岷峨,横亘截区宇。
    东流为沔津,疏凿仗神禹。
    襟带成奥区,都会称鄂渚。

  • 5.《桑生李树》 未知·佚名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
    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 6.《题戴进山水抱琴图歌》 明·杨承鲲

    呜呼清角不复见,玄鹤已去悲风呼。
    裨海齐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
    曲高节疏苦欲睡,白首人间空见图。
    就之忽惊云木动,沈笔欲下还踌躇。

  • 7.《颜山歌》 明·吴斌

    欲为紫霞赏,遂作丹霄游。
    颜山秀拔五千仞,况于绝顶凌飞楼。
    长风吹目空四海,但见天地如虚舟。
    龙争虎斗血中野,安知此境长悠悠。

  • 8.《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唐·孟浩然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
    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 9.《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唐·孟浩然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
    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 10.《赠崔郎中宗之(时谪官金陵)》 唐·李白

    胡雁拂海翼,翱翔鸣素秋。
    惊云辞沙朔,飘荡迷河洲。
    有如飞蓬人,去逐万里游。
    登高望浮云,仿佛如旧丘。

  • 11.《酬乐天雪中见寄》 唐·元稹

    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撼落不教封柳眼,扫来偏尽附梅株。
    敲扶密竹枝犹亚,煦暖寒禽气渐苏。

  • 12.《迟晓微雨已而复止》 宋·赵蕃

    晓雨初传听,晨窗已断闻。
    日行将杲杲,云起更纷纷。
    不似岁且尽,直疑春向分。
    南方故谙此,北叟漫惊云

  • 13.《怀素上人草书歌》 唐·鲁收

    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
    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
    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

  • 14.《早秋江行》 唐·窦巩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
    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
    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
    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 15.《曲江春望》 唐·卢纶

    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
    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
    翠黛红妆画鹢中,共惊云色带微风。
    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濛濛。
    泉声遍野入芳洲,拥沫吹花草上流。
    落日行人渐无路,巢乌乳燕满高楼。

  • 16.《蜀中赠广上人》 唐·章孝标

    曾持麈尾引金根,万乘前头草五言。
    疏讲青龙归禁苑,歌抄白雪乞梨园。
    惊云气遮天阁,暮踏猿声入剑门。
    今日西川无子美,诗风又起浣花村。

  • 17.《富水驿东楹有人题诗(笔迹柔媚,出自纤指)》 唐·吴融

    绣缨霞翼两鸳鸯,金岛银川是故乡。
    只合双飞便双死,岂悲相失与相忘。
    烟花夜泊红蕖腻,兰渚春游碧草芳。
    何事遽惊云雨别,秦山楚水两乖张。

  • 18.《贺新郎(再和)》 宋·李处全

    心事知谁许。
    政吾曹、摛辞弄翰,邀凉蠲暑。
    节物於人俱可喜,今夕渠媚妩。
    笑曝腹、书生风度。

  • 19.《贺新郎(再和)》 宋·李处全

    心事知谁许。
    政吾曹、摛辞弄翰,邀凉蠲暑。
    节物於人俱可喜,今夕渠媚妩。
    笑曝腹、书生风度。

  • 20.《念奴娇》 宋·京镗

    出愈奇。
    辄复赋一首以谢万分,并述所怀。
    郎闱夙望,问何因袖手,双流溪畔。
    忆昔班行曾接武,今喜一尊同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