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心平性的诗词(265首)

  • 1.《踏云行·马钰平生》 元·马钰

    马钰平生,心平性善。
    因师钓出牟平县。
    逍遥坦荡过东平,平安无事身康健。
    得到兴平,治平为念。
    清平快乐无征战。
    云游地脉太平宫,平平

  • 2.《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 3.《王性之自扬州迂路相访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 宋·晁说之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
    每陵何所有,麋鹿画成行。
    多仓多麋鹿,今也恨难忘。
    爰从本朝来,人物上国光。

  • 4.《读平险铭寄李汉老》 宋·刘子翚

    官侯凿平剑浦滩,游子不歌行路难。
    李公作铭垂不刊,峻峰激流生笔端。
    斯文岂但夸雄观,寓理之奥开聋眢。
    惟人性天同广胖,横目立见分庭坛。

  • 5.《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 6.《送儿沆赴昌国学录》 宋·陈著

    来汝沆,吾语汝。
    蓬莱乡,仙者寓,汝行岂为求仙故。
    宝陀山,

  • 7.《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唐·王昌龄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
    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
    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 8.《送项平甫倅池阳》 宋·姜夔

    项侯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
    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知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突过苏李前。

  • 9.《和李艮翁延平山泉韵》 宋·陈宓

    忆在延平郡,疑观夔府泉。
    分为万家泽,来自九天边。
    派别知何日,源深不计年。
    千筒如此栉,叠节似联鞭。

  • 10.《九月二十日率赵彥和王平叔刘谊夫游栖岩寺彥》 宋·郭印

    少时苦爱山,藜杖春复秋。
    峰峦如佳人,一顾销百忧。
    野性不受羁,思与麋鹿游。
    失脚名宦场,冠缨络人头。

  • 11.《八六子(平调)》 宋·柳永

    如花貌。
    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
    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
    渐作分飞计料。

  • 12.《次王和夫避世八都》 明·舒頔

    生平性放旷,处世常澹然。
    但恐学未至,读书究其玄。
    时经丧乱际,向慕心益坚。
    仰睇高飞鸿,翱翔入云烟。

  • 13.《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 唐·皇甫冉

    野性难驯狎,荒郊自闭门。
    心闲同海鸟,日夕恋山村。
    屡枉琼瑶赠,如今道术存。
    远峰时振策,春雨耐香源。
    复有故人在,宁闻卢鹊喧。
    青青草色绿,终是待王孙。

  • 14.《清平乐》 宋·周紫芝

    浅妆匀靓。
    一点闲心性。
    脸上羞红凝不定。
    恼乱酒愁花病。
    晚来泪揾残霞。
    坠鬟小玉钗斜。
    细雨一帘春恨,东风满地桃花。

  • 15.《明发平坦市》 宋·杨万里

    花霏滋晓寒,叶哢新野听。
    万象宿雨余,洁斋无欠净。
    霁曦耿欲吐,远峰忽复暝。
    林庐居者谁,户与碧山映。

  • 16.《奉送符伯寿尉太平》 宋·刘宰

    一年三伏秋后前,大火更借炎官權。
    竹林仗履北窗眠,君方陆走水行船。
    君言半世苦迍邅,一官迟次安且便。
    瓜时骤及非偶然,今我不往人争先。

  • 17.《张景忠学正之平江》 宋·戴表元

    江南最好说苏州,傍得间官也自由。
    市舍酒香春四坐,湖田租熟雪千舟。
    歌成烂熳乌丝写,意到萦纡画鹢游。
    我亦少年心性在,经从准拟作遨头。

  • 18.《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 19.《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 20.《芙蓉女儿诔》 清·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 关于心平性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