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送林泽中还屿南》 王恭
卖药偏成隐,相逢但布衣。
梅江秋外别,花屿雨中归。
远火千峰夕,遥钟独雁飞。
自言今白首,此去故人稀。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诗词:《梅江送林泽中还屿南》
朝代:明代
作者:王恭
卖药偏成隐,
相逢但布衣。
梅江秋外别,
花屿雨中归。
远火千峰夕,
遥钟独雁飞。
自言今白首,
此去故人稀。
中文译文:
卖药时常隐居,
相逢只身着布衣。
在梅江外秋天分别,
在花屿中雨中归。
远处山峰上燃起篝火,
遥远的钟声中孤雁飞。
自言自语道我如今白发苍苍,
此去故人已不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隐居的卖药人送别朋友的场景,并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偏好隐居的生活方式,自愿将自己的身份藏匿于平凡的布衣之中,与世无争。接着,诗人描述了在梅江的秋天与朋友分别的情景,梅江可能是两人相聚的地方,离别时正值秋季。花屿则是指梅江上的花岛,诗人在雨中归去,可能是指他返回自己的隐居地。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远处山峰上燃起的篝火和远处传来的钟声,以及孤雁在遥远中飞行的景象。这些景象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离别的忧伤感。
最后两句,诗人自言自语地表达了自己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离别后的故人也渐渐稀少。这句话抒发了诗人对流逝时光和逝去友情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隐居者的心境和离别之情,透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传达了对岁月流转和友情消逝的深深思念之情。
méi jiāng sòng lín zé zhōng hái yǔ nán
梅江送林泽中还屿南
mài yào piān chéng yǐn, xiāng féng dàn bù yī.
卖药偏成隐,相逢但布衣。
méi jiāng qiū wài bié, huā yǔ yǔ zhōng guī.
梅江秋外别,花屿雨中归。
yuǎn huǒ qiān fēng xī, yáo zhōng dú yàn fēi.
远火千峰夕,遥钟独雁飞。
zì yán jīn bái shǒu, cǐ qù gù rén xī.
自言今白首,此去故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