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元秀上人》 司空图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
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
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
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寄怀元秀上人》
悠悠干禄利,
草草废渔樵。
身世堪惆怅,
风骚顿寂寥。
高秋期步野,
积雨放趋朝。
得句如相忆,
莎斋且见招。
诗词中文译文:
深思熟虑地追求功利,
匆忙地摒弃渔猎的生计。
身世困顿令人痛惜,
才情高雅却久经寂寥。
深秋期待踏足田野,
积雨放晴迅速赶往朝堂。
得到一句佳句就像相互回忆,
莎斋尚未邀请就要前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司空图的思考和内心情感。诗词开篇的两句“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描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在现实社会中,为了追求功名地位,作者不得不舍弃了自己原本的生活方式。
接着,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身世的惆怅之情:“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作者或许身世低微,或者曾经历过挫折和困苦的境遇,感到十分无奈和寂寞,诗人的风骚并没有被世俗看重。
然而,诗词末尾转折出现了对未来的期盼:“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作者希望在深秋的田野上徘徊,期待着积雨后的放晴,因为作者相信自己能够得到一句美好的句子,就像是相互间的回忆一样,即使没有邀请,也会主动前去莎斋(可能指的是一处雅致的书斋)。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字句简洁凝练,通过对自身命运的思索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的追求。从中可以感受到唐代时期有志之士对世俗将利益和功名看重的追求的思考和反思。
jì huái yuán xiù shàng rén
寄怀元秀上人
yōu yōu gàn lù lì, cǎo cǎo fèi yú qiáo.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
shēn shì kān chóu chàng, fēng sāo dùn jì liáo.
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
gāo qiū qī bù yě, jī yǔ fàng qū cháo.
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
dé jù rú xiāng yì, shā zhāi qiě jiàn zhāo.
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