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感月悲逝者》 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感月悲逝者》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感月悲逝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存亡感月一潸然,
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处曾经同望月,
樱桃树下后堂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思念之情。作者通过观赏月亮,唤起了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已逝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月亮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思念和对已逝之人的悲伤之情。首句"存亡感月一潸然",表明作者对于人生的生死存亡之感,以及这种感受是如何因观赏月亮而涌现出来的。"月色今宵似往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一夜的月色勾起了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接下来的两句"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则表明作者曾与已逝之人共同欣赏过月亮,而此刻在樱桃树下,他思念已逝之人的情感更加浓烈。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月亮所唤起的回忆和对逝去之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作者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其中的哀伤与浪漫。同时,诗人巧妙地将月亮作为意象,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与月色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层次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感月悲逝者》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gǎn yuè bēi shì zhě
感月悲逝者

cún wáng gǎn yuè yī shān rán, yuè sè jīn xiāo shì wǎng nián.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hé chǔ céng jīng tóng wàng yuè, yīng táo shù xià hòu táng qián.
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更多诗词分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