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观水》 梅尧臣

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
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耳厌蛙声极,沤生雨点齐。
渚间牛不办,谁为扫阴霓。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观水》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观水》

秋水漫长堤,
郊原上下迷。
孤城闭板筑,
高树见巢栖。

耳厌蛙声极,
沤生雨点齐。
渚间牛不办,
谁为扫阴霓。

诗词的中文译文:

秋水泛滥长堤,
郊野上下迷茫。
孤城关上木板筑起,
高树上见到巢巢栖息。

耳朵厌烦了蛙声的尽头,
泥泞中生出雨点齐齐。
水渚间的牛不再耕作,
谁来扫除那闪耀的彩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诗中的水景是主要的表现对象,通过描绘水的状态和周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感受。

首先,诗人描述了秋水漫长的堤岸。秋水泛滥,不受约束地蔓延,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郊原上下迷茫,意味着周围的景物被水所笼罩,形成一片迷离的景象。

接着,诗人描绘了孤城关上木板筑起的景象。这里的孤城象征着孤独和寂寞,木板筑起则暗示了阻隔和封闭。这种景象与上文的水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孤独和封闭感。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聚焦于耳朵厌烦了蛙声和泥泞中的雨点。蛙声和雨点都是秋天常见的声音,但诗人却感到厌烦,暗示了他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最后,诗人描述了渚间的牛不再耕作和闪耀的彩虹。牛不办、扫阴霓的意象暗示了日常生活的中断和无法继续下去的困境。而彩虹则是一种美丽而短暂的奇观,诗人询问谁来扫除它,似乎暗示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无奈。

整首诗以秋水为主线,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富有意象和对比,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观水》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guān shuǐ
观水

qiū shuǐ màn cháng dī, jiāo yuán shàng xià mí.
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
gū chéng bì bǎn zhù, gāo shù jiàn cháo qī.
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ěr yàn wā shēng jí, ōu shēng yǔ diǎn qí.
耳厌蛙声极,沤生雨点齐。
zhǔ jiān niú bù bàn, shuí wèi sǎo yīn ní.
渚间牛不办,谁为扫阴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