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借筹幸辟同文馆”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借筹幸辟同文馆”出自清代黄遵宪的《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è chóu xìng pì tóng wén guǎ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清代   黄遵宪
更新时间: 2024-11-27 18:49:36
“借筹幸辟同文馆”全诗《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鸾声阁道碾安车,元老相从话踦闾。
未雨绸缪彻桑土,御冬旨蓄备桃诸。
借筹幸辟同文馆,警鼓惊传奔命书。
相戒鲂鱮休出入,吞声私泣过河鱼。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黄遵宪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是清代黄遵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鸾声阁道碾安车,
元老相从话踦闾。
未雨绸缪彻桑土,
御冬旨蓄备桃诸。
借筹幸辟同文馆,
警鼓惊传奔命书。
相戒鲂鱮休出入,
吞声私泣过河鱼。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遵宪写给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的感怀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官场中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职责的担当。诗人以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他对时局和自身处境的独特观察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富有寓意的方式,描绘了官场的景象和思考。以下是对各句的赏析:

1. "鸾声阁道碾安车":鸾声是指皇帝的声音,阁道是指官场,碾安车是指行车安全。这句表达了在官场中,官员们都听从皇帝的指示,行事谨慎,注重安全。
2. "元老相从话踦闾":元老是指有经验的长者,相从是指相互陪伴。话踦闾表示在闲暇时互相交谈。这句表达了官员们在闲暇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3. "未雨绸缪彻桑土":未雨绸缪是指事前做好准备,彻桑土表示彻底整治。这句表达了对未来的预见和对国家事务的慎重处理,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4. "御冬旨蓄备桃诸":御冬是指皇帝为冬季做准备,旨蓄是指谨慎储备,备桃诸是指准备各种需要的物品。这句表达了皇帝的关怀和准备,同时也暗示了官员们应该效仿皇帝的榜样,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5. "借筹幸辟同文馆":借筹是指借用公款,幸辟是指逃避。同文馆是指同样聪明才智的人聚集的地方。这句表达了官员们应该遵守纪律,不借用公款,避免违法行为,并且要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
6. "警鼓惊传奔命书":警鼓是指警钟和鼓声,奔命书是指紧急传达的文件。这句表达了在紧急情况下,官员们应该迅速行动,及时传达信息和采取措施。
7. "相戒鲂鱮休出入":相戒是指互相告诫,鲂鱮是指鱼类。这句表达了官员们应该相互提醒,不要出入不适合自己身份的场合,不要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8. "吞声私泣过河鱼":吞声是指忍受,私泣是指私下哭泣,过河鱼是指在河水中游动的鱼。这句表达了官员们在困难时期应该忍受痛苦,不轻易流露情感,要坚定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官场风气和职责的思考和观察,呼唤官员们应该以慎重和谨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责,遵守纪律,勇于担当,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同时,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给诗词增添了一定的艺术感和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借筹幸辟同文馆”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zhōng xī yún shù cháng dé xiáng lǜ mén gǎn huái shī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luán shēng gé dào niǎn ān chē, yuán lǎo xiāng cóng huà yǐ lǘ.
鸾声阁道碾安车,元老相从话踦闾。
wèi yǔ chóu móu chè sāng tǔ, yù dōng zhǐ xù bèi táo zhū.
未雨绸缪彻桑土,御冬旨蓄备桃诸。
jiè chóu xìng pì tóng wén guǎn, jǐng gǔ jīng chuán bèn mìng shū.
借筹幸辟同文馆,警鼓惊传奔命书。
xiāng jiè fáng xù xiū chū rù, tūn shēng sī qì guò hé yú.
相戒鲂鱮休出入,吞声私泣过河鱼。

“借筹幸辟同文馆”平仄韵脚
拼音:jiè chóu xìng pì tóng wén guǎn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四旱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