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洊亭新水漫”全诗《渔家傲》
灯火已收正月半。
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
骑款段。
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
千岩万壑春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
吹梦断。
西看窗日犹嫌短。
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
骑款段。
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
千岩万壑春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
吹梦断。
西看窗日犹嫌短。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这首词是作者退隐之后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式写照。
上片写一次骑驴春游,起拍二句点明节令,描绘钟山春意盎然的景象。灯火,指元宵节彩灯。宋时元夜灯节 ,热闹异常 。蔡绦《铁围山丛谈》:“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 。”当时收灯后,又有出城探春的习俗,而江南孟春,不同于北方,往往收灯后便已芳草如茵 、春意满野 。而钟山一带,竹木葱茏,万花竞秀,景色更为诱人。“撩乱”,写出山花争奇斗艳,撩惹行人 。“灯火已收”而山花满眼,用笔正所谓扫处还生。这二句,即写了江宁附近的季候特征,又点出作者居住的山中环境。美景良辰,引逗起词人览赏春色的兴致 ,于是笔锋一转 ,由“闻说”领起以下三句,写洊(ji àn )亭之游。洊亭在钟山西麓,溪水青青,花木如绣,是作者喜爱游赏的风景胜地。王安石《马死》诗李壁注引《建康续志》云 :“金华俞紫琳清老,尝冠秃巾,扫搭服,抱《字说》,逐公之驴,往来法云、定林,过八功德水,逍遥洊亭之上。”“新水漫 ”,说明是在雨后 ,经春雨洗礼,郊原格外清新。款段,马行迟缓貌。语出于《后汉书·马援传 》“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李贤注:“款犹缓也,言形段迟缓也 。”后借指驽马。这里作者实用以指他所骑的毛驴,亦取其“形段迟缓”之意。作者退居江宁时,神宗赐他一匹马 ,后来马死了,他外出旅游就骑毛驴。
“蹇”谓蹇驴。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载,王安石在江宁 ,“筑第于白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这次正是骑毛驴野游,心闲意静,恬然自若,什么升沉得失、尧桀是非,仿佛早抛至九霄云外,其精神超然尘外 。定林寺左右,峰峦复沓,后环屏风,前障桂岭,其间云雾缭绕,跨驴绕行山径,时要通过云层,故曰“穿云 ”。山间谷壑毗连,四周峦嶂如屏,形成不少花木丛生的天然坞堡 ,如定林寺附近有道士坞,洊亭附近有桃花坞等。
词人行经此种地带,不免停辔徜徉,访胜探幽,故曰“入坞 ”。才行高冈,又入低谷,故曰“穿云入坞”。不畏云雾迷茫,不避谷堐低湿窈深,不计山路崎岖回环 ,而去寻访游伴,探奇览胜,一句中连用“穿”、“入”、“寻”三个动作词,充分表现了词人一心寻春的浓厚游兴 ,描绘出他自命“山野之人 ”的生活情趣。
下写僧斋昼寝 ,词人游兴已尽,依然回归山寺,就床而卧。过片另起一意,意脉不断。却,还也,仍也。上写游山,此写憩寝,事有转折,故用“却”字。
因为孤身栖居山寺 ,故要拂拭僧床 ,撩起白色的帷帐。“僧床”、“素幔”,写明作者生活清寂雅素,也突出了寄身山寺的生活特点 。“千岩万壑”承上“山南山北 ”,“春风暖”回应“正月半 ”。值此东风骀荡,春光融融,词人怡然自适的心境也仿佛与大地春色融契而为一,加之游山的困乏,于是他渐渐沉入静谧而深稳的梦中。不知何时,山间的一派松涛之声,把他从酣梦中惊醒,抬眼望去,红日照临西窗,而词人的睡意犹未足。煞拍三句写梦醒。“悲急管”,谓松涛犹如急切的笛声,在深山中呜咽地悲鸣,仍切山林环境下笔,松声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这首写政治家兼文学家的王安石,在野游寻春与大自然的默契中,得到了心境的恬静,沉入了暂时的酣眠,然而,一时的心理平衡,却被四周突然闯入的急切悲凉的松涛声所打破,无怪乎作者起看日光,不能不嫌梦境之短了,这正隐隐透露了作者身虽幽闲而内心并不平静的精神状态。全篇即事写景,全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在充满脂腻粉香的北宋前期词坛上,这首词颇有一枝独秀的风致。
这首词是作者退隐之后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式写照。
上片写一次骑驴春游,起拍二句点明节令,描绘钟山春意盎然的景象。灯火,指元宵节彩灯。宋时元夜灯节 ,热闹异常 。蔡绦《铁围山丛谈》:“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 。”当时收灯后,又有出城探春的习俗,而江南孟春,不同于北方,往往收灯后便已芳草如茵 、春意满野 。而钟山一带,竹木葱茏,万花竞秀,景色更为诱人。“撩乱”,写出山花争奇斗艳,撩惹行人 。“灯火已收”而山花满眼,用笔正所谓扫处还生。这二句,即写了江宁附近的季候特征,又点出作者居住的山中环境。美景良辰,引逗起词人览赏春色的兴致 ,于是笔锋一转 ,由“闻说”领起以下三句,写洊(ji àn )亭之游。洊亭在钟山西麓,溪水青青,花木如绣,是作者喜爱游赏的风景胜地。王安石《马死》诗李壁注引《建康续志》云 :“金华俞紫琳清老,尝冠秃巾,扫搭服,抱《字说》,逐公之驴,往来法云、定林,过八功德水,逍遥洊亭之上。”“新水漫 ”,说明是在雨后 ,经春雨洗礼,郊原格外清新。款段,马行迟缓貌。语出于《后汉书·马援传 》“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李贤注:“款犹缓也,言形段迟缓也 。”后借指驽马。这里作者实用以指他所骑的毛驴,亦取其“形段迟缓”之意。作者退居江宁时,神宗赐他一匹马 ,后来马死了,他外出旅游就骑毛驴。
“蹇”谓蹇驴。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载,王安石在江宁 ,“筑第于白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这次正是骑毛驴野游,心闲意静,恬然自若,什么升沉得失、尧桀是非,仿佛早抛至九霄云外,其精神超然尘外 。定林寺左右,峰峦复沓,后环屏风,前障桂岭,其间云雾缭绕,跨驴绕行山径,时要通过云层,故曰“穿云 ”。山间谷壑毗连,四周峦嶂如屏,形成不少花木丛生的天然坞堡 ,如定林寺附近有道士坞,洊亭附近有桃花坞等。
词人行经此种地带,不免停辔徜徉,访胜探幽,故曰“入坞 ”。才行高冈,又入低谷,故曰“穿云入坞”。不畏云雾迷茫,不避谷堐低湿窈深,不计山路崎岖回环 ,而去寻访游伴,探奇览胜,一句中连用“穿”、“入”、“寻”三个动作词,充分表现了词人一心寻春的浓厚游兴 ,描绘出他自命“山野之人 ”的生活情趣。
下写僧斋昼寝 ,词人游兴已尽,依然回归山寺,就床而卧。过片另起一意,意脉不断。却,还也,仍也。上写游山,此写憩寝,事有转折,故用“却”字。
因为孤身栖居山寺 ,故要拂拭僧床 ,撩起白色的帷帐。“僧床”、“素幔”,写明作者生活清寂雅素,也突出了寄身山寺的生活特点 。“千岩万壑”承上“山南山北 ”,“春风暖”回应“正月半 ”。值此东风骀荡,春光融融,词人怡然自适的心境也仿佛与大地春色融契而为一,加之游山的困乏,于是他渐渐沉入静谧而深稳的梦中。不知何时,山间的一派松涛之声,把他从酣梦中惊醒,抬眼望去,红日照临西窗,而词人的睡意犹未足。煞拍三句写梦醒。“悲急管”,谓松涛犹如急切的笛声,在深山中呜咽地悲鸣,仍切山林环境下笔,松声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这首写政治家兼文学家的王安石,在野游寻春与大自然的默契中,得到了心境的恬静,沉入了暂时的酣眠,然而,一时的心理平衡,却被四周突然闯入的急切悲凉的松涛声所打破,无怪乎作者起看日光,不能不嫌梦境之短了,这正隐隐透露了作者身虽幽闲而内心并不平静的精神状态。全篇即事写景,全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在充满脂腻粉香的北宋前期词坛上,这首词颇有一枝独秀的风致。
“闻说洊亭新水漫”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ú jiā ào
渔家傲
dēng huǒ yǐ shōu zhēng yuè bàn.
灯火已收正月半。
shān nán shān běi huā liáo luàn.
山南山北花撩乱。
wén shuō jiàn tíng xīn shuǐ màn.
闻说洊亭新水漫。
qí kuǎn duàn.
骑款段。
chuān yún rù wù xún yóu bàn.
穿云入坞寻游伴。
què fú sēng chuáng qiān sù màn.
却拂僧床褰素幔。
qiān yán wàn hè chūn fēng nuǎn.
千岩万壑春风暖。
yī nòng sōng shēng bēi jí guǎn.
一弄松声悲急管。
chuī mèng duàn.
吹梦断。
xī kàn chuāng rì yóu xián duǎn.
西看窗日犹嫌短。
“闻说洊亭新水漫”平仄韵脚
拼音:wén shuō jiàn tíng xīn shuǐ màn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