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遗恨已深声更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遗恨已深声更苦”出自宋代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í hèn yǐ shēn shēng gèng kǔ,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宋代   欧阳修 写人 边塞 生活 思归 组诗 
更新时间: 2024-11-25 15:41:31
“遗恨已深声更苦”全诗《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注释

⑴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这组诗是为唱和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而作。
⑵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⑶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这里泛指华夏以外的各民族。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赏析

  这组诗第一首头四句,破空而来,用类似散文的诗语,写胡人游猎生活,晴示胡、汉之异。接着以“谁将汉女嫁胡儿”,接到明妃身上。写明妃以“汉女嫁胡儿”,以“如玉”之颜面,冒“无情”之“风沙”,而且“身行”之处,连“中国(指中原)人”也看不到,明示明妃“流落”之苦。接下用“推手为琵却手琶”,紧承“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却手”,犹言一推一放。“琵琶”本是象声词,如同现代说的“噼啪”,以乐器之声为乐器之名。一推一放,噼噼啪啪,刻画明妃满腔哀思,信手成曲。但琵琶哀音,却十分感人,连胡人听了“亦咨磋”不已。这种写法与王安石“沙上行人却回首”相同。以上三层,由胡、汉习俗之异,写到明妃流落之苦,再写到明妃思归作曲,谱入琵琶,层次井然,而重点在于这一琵琶“新声谱”。因为作者正是要就此抒发慨叹的。

  “玉颜”句承上;“琵琶”句启下。脉络十分清晰,而笔势极为矫建。作者所要讲的就是琵琶“传入汉家”以后的反应。明妃的“思乡曲”,本应引起“汉家”的悲悯、同情与愤慨;然而“汉宫”中却将其视为“新声谱”来“争按”,以别人的苦楚,供自己享乐。“遗恨”、“苦声”并没有激起应有的反响。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汉宫中“纤纤女手”“学得琵琶不下堂”,正是因为统治者喜好这种“新声”的缘故;而喜好这种“新声”,正是因为他们“生于深宫之中”,根本不知道边塞之苦。这里讲的就不止“纤纤女手”了。自石晋割弃燕云十六州,北边广大地区在北宋一直没有恢复,有许许多多“流落死天涯”的百姓。仁宗时,辽国、西夏交替侵扰,而宋朝君臣却仍粉饰大平,宴安如故。“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这正是作者对居安忘危、不事振作的宋朝君臣的揭露与谴责。以前写明妃的人,或写明妃个人遭遇,或借以抒发“士不遇”的感慨,欧阳修却从夷夏之辨讲起,从国家大事着眼,这是他高于前人之处。而且,议论国事,却只就琵琶“新声”而言,能从小中见大,因而较《和王介甫明妃曲》后篇的“在诗中发议论”,艺术性更强。

  第二首诗中“汉宫”四句化用西汉李延年诗歌之意,略叙明妃事实,笔力简劲。“绝色”两句,紧承前四句,妙在完全用“重色”的君王的口吻说话;“虽能”两句转向责备汉元帝,就事论事,语挟风霜。但这只是为下边两句作铺垫。

  “耳目”两句,为全篇警策,宋人说它“切中膏肓”(《诗林广记》引钱晋斋语),得以广泛传诵。诗人说,眼前的美丑尚不能辨,万里之外的“夷狄”情况何以判断?又何以能制定制服“夷狄”之策呢?这是极深刻的历史见解,而又以诗语出之,千古罕见。事实却不是“制夷狄”而是为“夷狄”所“制”。因而自然引出“汉计诚已拙”这一判语。

  “汉计诚已拙”语简意深,是全诗主旨所在。汉代的“和亲”与宋代的“岁币”,同是乞求和平,为计之拙,正复相同。诗中表面上是说汉朝,实际上是说宋朝。妙在一经点出,便立即转入“女色难自夸”,以接回明妃身上,否则就成了《和亲论》而不是《明妃曲》。

  “明妃去时泪”四句,用泪洒花枝,风起花落,渲染悲剧气氛,形象生动,但主要用以引起“红颜”两句。这两句要明妃“自嗟”“薄命”,怨而不怒。欧阳修对王安石诗中讲的“人生失意无南北”、“汉恩自浅胡自深”等语,也像王回等人一样,有所误解,故下此两句,以使之符合于“温柔敦厚”的“诗教”。欧阳修、王安石的思想境界之差别,亦于此可见。但解释时也不能太坐实,像钱晋斋说是“末言非元帝之不知幸于明妃,乃明妃之命薄而不见幸于元帝”,则与篇首“天子初未识”,“耳目所及尚如此”相矛盾,有失于诗人“微而婉”之旨。

  前一首写“汉宫”不知边塞苦,后一首写和亲政策之“计拙”,借汉言宋,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间叙事、抒情、议论杂出,转折跌宕,而自然流畅,形象鲜明,虽以文为诗而不失诗味。叶梦得说欧阳修“矫昆体,以气格为主”(《石林诗话》),这首诗正是以气格擅美的。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创作背景

  自汉代以来, 王昭君的故事一直是诗人们乐于吟诵的题材,但在主题上大多不出“悲怨”二字。其中著名的如卢照邻《昭君怨》、李白《王昭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等都以渲染和挖掘悲剧内涵取胜。嘉祐四年(1059)王安石(字介甫)作《明妃曲二首》,议论新警,一时和者甚众。欧阳修也作两首以和。

“遗恨已深声更苦”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wáng jiè fǔ míng fēi qū èr shǒu míng fēi qū hé wáng jiè fǔ zuò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hú rén yǐ ān mǎ wèi jiā, shè liè wèi sú.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quán gān cǎo měi wú cháng chù, niǎo jīng shòu hài zhēng chí zhú.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shuí jiāng hàn nǚ jià hú ér, fēng shā wú qíng mào rú yù.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shēn xíng bù yù zhōng guó rén, mǎ shàng zì zuò sī guī qū.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tuī shǒu wèi pí què shǒu pá, hú rén gòng tīng yì zī jiē.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yù yán liú luò sǐ tiān yá, pí pá què chuán lái hàn jiā.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hàn gōng zhēng àn xīn shēng pǔ, yí hèn yǐ shēn shēng gèng kǔ.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xiān xiān nǚ shǒu shēng dòng fáng, xué dé pí pá bù xià táng.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bù shí huáng yún chū sài lù, qǐ zhī cǐ shēng néng duàn cháng! hàn gōng yǒu jiā rén, tiān zǐ chū wèi shí,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yī zhāo suí hàn shǐ, yuǎn jià chán yú guó.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jué sè tiān xià wú, yī shī nán zài dé,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suī néng shā huà gōng, yú shì jìng hé yì?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ěr mù suǒ jí shàng rú cǐ, wàn lǐ ān néng zhì yí dí!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hàn jì chéng yǐ zhuō, nǚ sè nán zì kuā.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míng fēi qù shí lèi, sǎ xiàng zhī shàng huā.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kuáng fēng rì mù qǐ, piāo bó luò shuí jiā.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hóng yán shèng rén duō bó mìng, mò yuàn dōng fēng dāng zì jiē.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遗恨已深声更苦”平仄韵脚
拼音:yí hèn yǐ shēn shēng gèng kǔ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