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还记孤山旧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还记孤山旧路”出自宋代施枢的《疏影(催梅)》,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hái jì gū shān jiù l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宋代   施枢 疏影 
更新时间: 2024-11-28 01:54:25
“还记孤山旧路”全诗《疏影(催梅)》
低枝亚实。
望翠阴护晓,幽梦难觅。
凄楚霓裳,琼阙瑶台,经年暗锁清逸。
春风似怪重门掩,未许入、玉堂吟笔。
想寿阳,却厌新妆,倦抹粉花宫额。
还记孤山旧路,未应便负了,波冷蟾白。
莫寄相思,惟有寒烟,伴我骚人间寂。
东君须自怜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积。
好试敲、羯鼓声催,与约鼎羹消息。
《疏影(催梅)》施枢 翻译、赏析和诗意

疏影(催梅)

低枝亚实。望翠阴护晓,
幽梦难觅。凄楚霓裳,
琼阙瑶台,经年暗锁清逸。

春风似怪重门掩,未许入、玉堂吟笔。
想寿阳,却厌新妆,倦抹粉花宫额。

还记孤山旧路,
未应便负了,波冷蟾白。
莫寄相思,惟有寒烟,
伴我骚人间寂。

东君须自怜疏影,
又何待、山前雪积。
好试敲、羯鼓声催,
与约鼎羹消息。

中文译文:
低垂的树枝上结满了小果。
望着翠绿的阴影保护着清晨,
幽美的梦境难以寻觅。
忧愁的霓裳飘飞,
宛若琼阙和瑶台,
多年来,它们被束缚得深深隐藏。
春风似乎成了一个神秘的闭门,
不准让进入、吟唱玉堂的文人。
想起寿阳的景色,
却对新装打扮感到厌倦,
疲惫地擦拭着花宫上的粉末。

仍记得那孤山上的旧路,
未能如约而失望,波波冷冷寒月。
不要寄托相思之情,
只有寒烟作伴,
陪伴我这个追求自由的诗人在寂寞的人间。

东君应该怜惜那疏离的影子,
又何必等待,山前已积雪。
试试击打羯鼓动听的声音,
让我们约定吃一大锅美食。


诗意和赏析:
《疏影(催梅)》是宋代诗人施枢的一首诗词。诗中以幽美的景色和孤独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追求自由的愿望。

诗词的开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低垂的树枝上结满了小果,望着翠绿的树荫,清晨时分,宛如进入了一个幽美的梦境。但是,这样的幽美景色却很难觅得。后面的凄楚霓裳、琼阙瑶台,经年暗锁清逸,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却又被束缚了多年。

诗中的春风和玉堂吟笔象征着文人的境遇,春风被比作一个神秘的重门,不准文人进入,吟唱自己的诗作。诗人倦于新装打扮,厌倦了繁琐的仪式和物质的追求,对于虚荣和名利的追逐感到厌倦。

诗词以回忆孤山旧路的句子开始,揭示了诗人对旧时记忆的追怀,却未能如约再会,感到失望和凄凉。莫寄相思,只有寒烟,伴随在诗人身旁,形成了诗人的精神寄托,凝聚了诗人对真挚而纯粹的情感的期待。

诗词最后提到了东君和山前的雪积。东君指的是东方之神,意味着自然界的力量和诗人对自由的追求。诗人希望东君能自怜那疏离的影子,不再等待山前的雪积,直接约定美食,借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理想和纯粹情感的追求,对于物质和世俗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回忆和不能如愿的失望之情。整体意境优美凄凉,引人入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还记孤山旧路”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ū yǐng cuī méi
疏影(催梅)

dī zhī yà shí.
低枝亚实。
wàng cuì yīn hù xiǎo, yōu mèng nán mì.
望翠阴护晓,幽梦难觅。
qī chǔ ní cháng, qióng quē yáo tái, jīng nián àn suǒ qīng yì.
凄楚霓裳,琼阙瑶台,经年暗锁清逸。
chūn fēng shì guài zhòng mén yǎn, wèi xǔ rù yù táng yín bǐ.
春风似怪重门掩,未许入、玉堂吟笔。
xiǎng shòu yáng, què yàn xīn zhuāng, juàn mǒ fěn huā gōng é.
想寿阳,却厌新妆,倦抹粉花宫额。
hái jì gū shān jiù lù, wèi yīng biàn fù le, bō lěng chán bái.
还记孤山旧路,未应便负了,波冷蟾白。
mò jì xiāng sī, wéi yǒu hán yān, bàn wǒ sāo rén jiān jì.
莫寄相思,惟有寒烟,伴我骚人间寂。
dōng jūn xū zì lián shū yǐng, yòu hé dài shān qián xuě jī.
东君须自怜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积。
hǎo shì qiāo jié gǔ shēng cuī, yǔ yuē dǐng gēng xiāo xī.
好试敲、羯鼓声催,与约鼎羹消息。

“还记孤山旧路”平仄韵脚
拼音:hái jì gū shān jiù lù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