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醱醅初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醱醅初熟”出自宋代黄裳的《桂枝香(重阳)》,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fā pēi chū shú,诗句平仄:平平平平。

宋代   黄裳 桂枝香 
更新时间: 2024-11-25 11:46:25
“醱醅初熟”全诗《桂枝香(重阳)》
醱醅初熟
竞看九日、西风弄寒菊。
姝子新妆,向晓淡黄千簇。
清香闹处君须住,掺盈头、醉乡相逐。
马台欢笑,龙山纵逸,佳话重绪。
共尽日、登临未足。
更休问明年,浮世荣辱。
难得良辰,鬓发见秋尤绿。
且邀月照金尊上,近人寒、如对飞瀑。
宴归还趁人来,茱萸佩垂红玉。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桂枝香(重阳)》黄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桂枝香(重阳)》是宋代黄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桂枝的香味初熟了。大家争相观赏九日的景象,西风吹拂着寒菊。姝子们穿上新妆,向着黎明时分的淡黄色汇聚成一片。清香的地方,你应该停下来,满头酒气,一同追逐醉乡。马台上欢笑声不断,龙山间奔放自由,佳话连连。一起度过整个日子,登高未尽兴。不要再问明年的事情,世间的兴衰荣辱。难得的美好时光,鬓发看上去比秋天的绿更加嫩翠。还邀请月亮照耀在金尊上,近人们的寒冷,就像对着飞瀑一样。宴会结束时,正好有人前来,佩戴着茱萸的红玉。

诗意:
《桂枝香(重阳)》描绘了重阳节的喜庆景象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诗中描述了桂枝初熟的香味,人们观赏九日景象,西风吹拂着寒菊。姝子们穿上新妆,黎明时分的淡黄色簇拥成一片。马台上欢笑声不断,龙山间奔放自由,佳话连连。诗人借重阳节之际,表达了人们享受美好时光,追求快乐的心情。最后,诗人以茱萸佩垂红玉的画面结尾,寓意着吉祥如意,祈求长寿幸福。

赏析:
《桂枝香(重阳)》以娓娓动听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氛围。诗人运用形象的描写,以及对花香、风景和人物的生动刻画,使整首诗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生活的情趣。

诗中以桂枝香味初熟为开篇,通过香味的形象描写,带出了节日的氛围。接着描绘了人们观赏九日景象、西风吹拂寒菊的场景,以及姝子们新妆的美丽形象,将读者带入了重阳节的欢乐气氛中。

诗的后半部分以马台、龙山为背景,描绘了欢笑声、自由奔放的景象,以及人们共度时光的快乐。诗人以“共尽日、登临未足”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未尽兴的遗憾。

最后两句“更休问明年,浮世荣辱”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他呼吁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过于关注未来的事情。

整首诗以轻快的节奏和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重阳节的喜庆景象,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的态度。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人们的快乐心情,同时也传递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深刻寓意。整首诗情感饱满,形象生动,给人以愉悦和积极向上的感受,是一首富有节日气氛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醱醅初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ì zhī xiāng chóng yáng
桂枝香(重阳)

fā pēi chū shú.
醱醅初熟。
jìng kàn jiǔ rì xī fēng nòng hán jú.
竞看九日、西风弄寒菊。
shū zi xīn zhuāng, xiàng xiǎo dàn huáng qiān cù.
姝子新妆,向晓淡黄千簇。
qīng xiāng nào chù jūn xū zhù, càn yíng tóu zuì xiāng xiāng zhú.
清香闹处君须住,掺盈头、醉乡相逐。
mǎ tái huān xiào, lóng shān zòng yì, jiā huà zhòng xù.
马台欢笑,龙山纵逸,佳话重绪。
gòng jǐn rì dēng lín wèi zú.
共尽日、登临未足。
gèng xiū wèn míng nián, fú shì róng rǔ.
更休问明年,浮世荣辱。
nán de liáng chén, bìn fà jiàn qiū yóu lǜ.
难得良辰,鬓发见秋尤绿。
qiě yāo yuè zhào jīn zūn shàng, jìn rén hán rú duì fēi pù.
且邀月照金尊上,近人寒、如对飞瀑。
yàn guī huán chèn rén lái, zhū yú pèi chuí hóng yù.
宴归还趁人来,茱萸佩垂红玉。

“醱醅初熟”平仄韵脚
拼音:fā pēi chū shú
平仄:平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