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吴江晓。
醉眼忽醒惊白鸟。
拍手笑。
清波不犯鱼吞钓。
津渡有僧求法要。
一桡为汝除玄妙。
已去回头知不峭。
犹迷照。
渔舟性懆都翻了。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建炎二年(1128)去世。
这首诗词是《渔父词(船子)》,是宋代诗人惠洪所作。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父词(船子)
万叠空青春杳杳。
一蓑烟雨吴江晓。
醉眼忽醒惊白鸟。
拍手笑。
清波不犯鱼吞钓。
津渡有僧求法要。
一桡为汝除玄妙。
已去回头知不峭。
犹迷照。
渔舟性懆都翻了。
译文:
无尽的空旷青春苍茫。
一身蓑衣在烟雨中吴江的清晨。
醉眼突然清醒,惊起一只白鸟。
拍手大笑。
平静的波浪不打扰鱼儿吞食钓饵。
渡口有僧人寻求法的愿望。
一支桨为你驱除神秘的迷惑。
已经离去,回头看并不峭壁险峻。
依然迷茫的光景。
渔舟本性懒散,竟然翻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父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渔父在江湖间的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的开篇,“万叠空青春杳杳”,表达了渔父的生活空虚和漫长。他的生活看似单调而平凡,但也有着苍茫的辽阔。接着,诗人描写了渔父清晨在烟雨中戴上一身蓑衣,准备出海打渔的情景。这里的烟雨和吴江的清晨景色,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
在第三至第六句中,诗人通过描写醉眼突然清醒的情景以及惊起的白鸟,表达了渔父在寂静中的突然觉醒和欢乐。拍手大笑的场景显示出渔父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满足感。接下来的两句“清波不犯鱼吞钓”,则表明渔父的技艺高超,使得渔网和鱼儿能够和谐共处。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述了渡口附近有僧人寻求法的愿望,渔父则以一支桨为他驱除神秘的迷惑。这里,渔父被描绘成了一个智慧和仁慈的人物,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他人。
最后一句“渔舟性懆都翻了”,则是诗人用一句简洁的话语,表达了渔父的惋惜和对逆境的应对。渔父的船翻了,但他并没有被打败,而是坚定地面对困境。
整首诗以渔父为主角,通过对他生活中细微而真实的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乐观、智慧和坚韧。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追求和困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给人以情感的共鸣和启迪,使读者在感受渔父生活的同时,也能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追求和面对困境时的态度。
yú fù cí chuán zi
渔父词(船子)
wàn dié kōng qīng chūn yǎo yǎo.
万叠空青春杳杳。
yī suō yān yǔ wú jiāng xiǎo.
一蓑烟雨吴江晓。
zuì yǎn hū xǐng jīng bái niǎo.
醉眼忽醒惊白鸟。
pāi shǒu xiào.
拍手笑。
qīng bō bù fàn yú tūn diào.
清波不犯鱼吞钓。
jīn dù yǒu sēng qiú fǎ yào.
津渡有僧求法要。
yī ráo wèi rǔ chú xuán miào.
一桡为汝除玄妙。
yǐ qù huí tóu zhī bù qiào.
已去回头知不峭。
yóu mí zhào.
犹迷照。
yú zhōu xìng cǎo dōu fān le.
渔舟性懆都翻了。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二萧 (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上声十七筱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