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鹤不归来,引悲风千里。
余音犹在耳。
有谁识、醉翁深意。
去国情怀,草枯沙远,尚鸣山鬼。
客里。
可消忧,人间世、寥寥几年无此。
杏老古坛荒,把凄凉空指。
心尘聊更洗。
傍何处、竹边松底。
共良夜,白月纷纷,领一天清气。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徵招(听袁伯长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炎。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风吹碎江南树,
石床自听流水。
别鹤不归来,
引悲风千里。
余音犹在耳,
有谁识、醉翁深意。
去国情怀,
草枯沙远,
尚鸣山鬼。
客里可消忧,
人间世、寥寥几年无此。
杏老古坛荒,
把凄凉空指。
心尘聊更洗,
傍何处、竹边松底。
共良夜,
白月纷纷,
领一天清气。
诗词的中文译文:
秋风吹碎江南的树木,
我独自躺在石床上聆听流水声。
别离的鹤不再归来,
我引领悲伤的风飘荡千里。
余音仍在我耳边回荡,
有谁能理解醉翁深沉的意境。
离开故国的情怀,
草枯了,沙漠遥远,
山中的鬼魂依然在呼鸣。
身在他乡,只有借此消除忧愁,
人世间的时光匆匆,几年无此滋味。
杏树老了,古坛荒凉,
我孤身站在这凄凉之地。
心中的尘埃也得以洗涤,
靠近哪一处,竹边还是松底?
在这美好的夜晚里,
明亮的月光飘洒,
引我领略一天清新的气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离乡背井的情况下的思乡之情和寂寞的心境。诗人通过秋风吹碎江南的树木和自己躺在石床上聆听流水声的描写,展现了他与自然相伴的境况。
诗中提到别离的鹤不再归来,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孤寂,诗人借引悲风飘荡千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余音回荡在耳边,诗人想知道是否有人能理解他内心深沉的意境,这是对他心灵寄托的一种呼唤。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离愁的感受。他描述了草枯沙远的景象,山中的鬼魂仍然在呼鸣,抒发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在异国他乡,他只能通过此时此刻来消除内心的忧愁,因为人世间的时光匆匆,很多时刻无法再次体验。
诗的后半部分以杏树老了、古坛荒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孤身一人站在凄凉之地的境况。他希望心中的尘埃得以洗涤,但他却无法确定是靠近竹边还是松底才能实现。
最后,诗人在美好的夜晚里感受到了明亮的月光的照耀,他将这一天清新的气息引领在自己的心中。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孤寂中找到了一丝安慰和希望,通过与自然的相互感应来抚慰自己的心灵。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秋风、树木、流水等元素的运用,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词写意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以景抒情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寂寞、思乡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诗词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好的追求。这首诗词给人一种深沉而凝重的感觉,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流转和思考。
zhēng zhāo tīng yuán bó zhǎng qín
徵招(听袁伯长琴)
qiū fēng chuī suì jiāng nán shù, shí chuáng zì tīng liú shuǐ.
秋风吹碎江南树,石床自听流水。
bié hè bù guī lái, yǐn bēi fēng qiān lǐ.
别鹤不归来,引悲风千里。
yú yīn yóu zài ěr.
余音犹在耳。
yǒu shuí shí zuì wēng shēn yì.
有谁识、醉翁深意。
qù guó qíng huái, cǎo kū shā yuǎn, shàng míng shān guǐ.
去国情怀,草枯沙远,尚鸣山鬼。
kè lǐ.
客里。
kě xiāo yōu, rén jiān shì liáo liáo jǐ nián wú cǐ.
可消忧,人间世、寥寥几年无此。
xìng lǎo gǔ tán huāng, bǎ qī liáng kōng zhǐ.
杏老古坛荒,把凄凉空指。
xīn chén liáo gèng xǐ.
心尘聊更洗。
bàng hé chǔ zhú biān sōng dǐ.
傍何处、竹边松底。
gòng liáng yè, bái yuè fēn fēn, lǐng yì tiān qīng qì.
共良夜,白月纷纷,领一天清气。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