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同依光景住。
天水相围。
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
儒学传家渠自有。
自作秋衣。
渐老先寒人未知。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减字木兰花(戏答)》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中笑语。
万里同依光景住。
天水相围。
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
儒学传家渠自有。
自作秋衣。
渐老先寒人未知。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月亮中的景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诗人借用木兰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柔美和静谧之情。诗中融入了一些隐喻和哲理,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恒久不变。
赏析:
这首诗的整体氛围非常宁静和平静,通过月亮中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美感。诗的开头“月中笑语”,描绘了一个愉快的场面,仿佛月亮中的人们在欢笑交谈。接着,诗人以“万里同依光景住”来形容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色中,展示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
诗的下半部分则引入了一些哲理性的思考。诗中提到“天水相围”,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然而,尽管人们渴望彼此相见,但却无法找到相见的机缘,只能在梦中相遇。这种无法实现的相见之愿象征了人生中的遗憾和无奈。
接下来,诗人提到“诸儿娟秀”,儿女们都聪明美丽,而儒学的传承则由渠自行保留。这里,诗人借用了家庭来表达儒学的传承和家族的责任。诗的最后两句“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表达了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认为自己已经渐渐老去,但人们尚未察觉到他内心的寒冷和孤独。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月亮中的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自然永恒的感悟。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儒家思想和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思考方式。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xì dá
减字木兰花(戏答)
yuè zhōng xiào yǔ.
月中笑语。
wàn lǐ tóng yī guāng jǐng zhù.
万里同依光景住。
tiān shuǐ xiàng wéi.
天水相围。
xiāng jiàn wú yīn mèng jiàn zhī.
相见无因梦见之。
zhū ér juān xiù.
诸儿娟秀。
rú xué chuán jiā qú zì yǒu.
儒学传家渠自有。
zì zuò qiū yī.
自作秋衣。
jiàn lǎo xiān hán rén wèi zhī.
渐老先寒人未知。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