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诗苦者,便是命羁人。
家事因吟失,时情碍国亲。
多应衔恨骨,千古不为尘。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哭刘德仁》是唐代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悼念刘德仁
唐代杜荀鹤
贾岛如此,生前不见春。
诗词经常表达苦闷的人,命运却让他们无法享受春天的美好。
怎能说诗苦者,就是命中囚禁的人。
因为生活的琐事让诗人无法创作,政治环境也让他对家人产生愧疚和隔阂。
家庭责任因诗作而放弃,当时的政治环境也让他不能尽到家人的义务。
因为长时间与家人分离,诗人对此感到自责和困扰。
恨骨久佩战场在,千古尘埃不曾尽。
诗人留下了浓厚的怨愤,尽管他已经过世,但他的诗歌却长久地流传下来。
诗意:这首诗是杜荀鹤对诗人贾岛的悼念之作。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词以慷慨悲凉著称。这首诗以贾岛的悲剧经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贾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人通过描写贾岛在生前的遭遇,表达了对诗人的同情和思考。他将贾岛称为“诗苦者”,指的是在他艰苦的人生中以诗词来宣泄抒发的人。诗人认为,贾岛没有享受春天的美好,是由于命运的囚禁,因此对贾岛充满了同情之情。
诗人还提到了贾岛因写诗而放弃家庭责任,对此诗人感到无比遗憾和愧疚。同时,诗人也感叹了贾岛的诗将与千古不曾尽,留下了深深的怨愤和对他诗歌的赞美。这里的“恨骨”指的是贾岛内心深处对政治环境的愤怒和对命运的反抗,而“千古尘埃不曾尽”则是形容贾岛的诗篇长久地传世。
赏析: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将诗人对贾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展现出来。诗人通过贾岛的命运和他所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思考。诗中明确揭示了贾岛生前未能欣赏到春天的遗憾和对家庭的愧疚,映射出了当时诗人们在社会和政治压力下所面临的困境。同时,诗人对贾岛的诗歌的赞美和怨愤也进一步加深了这首诗的情感力度。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贾岛的敬仰和对他所受罪难的同情,体现了对诗人命运和艺术表达的思考。
kū liú dé rén
哭刘德仁
jiǎ dǎo hái rú cǐ, shēng qián bú jiàn chūn.
贾岛还如此,生前不见春。
qǐ néng shī kǔ zhě, biàn shì mìng jī rén.
岂能诗苦者,便是命羁人。
jiā shì yīn yín shī, shí qíng ài guó qīn.
家事因吟失,时情碍国亲。
duō yīng xián hèn gǔ, qiān gǔ bù wéi chén.
多应衔恨骨,千古不为尘。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