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燕山吹暖律,炎天岂不解飞霜。
诗词《霜》是唐代袁郊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表达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和感叹,描绘了冬天来临、霜降的场景,以及对冬天和夏天的比较,展现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
诗中以古今对比的方式引入思考,表达了人们对古代先贤的崇敬和对自然现象的怀疑。诗人说,古今的人们总会思考一些事情,并且往往相信了邹衍的说法,而忽略了他们自己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燕山和律。燕山是北方的重要山脉,而“律”在此可以解释为季节的节律。诗人通过想象懂得燕山的律动,表达了希望能够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的愿望。他认为,只有能够理解和预测自然现象的变化,才能够真正理解和认识自然。
最后,诗人提到了夏天。他问,难道炎炎夏日不是冰霜的解脱吗?这里呼应了诗的开头,诗人以古今对比的方式展示了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误解和怀疑。诗人认为,炎炎夏日之所以不产生霜冰,是因为我们无法理解自然规律和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人对自然现象的态度进行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变化的思考和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想象的手法,揭示了人们忽略了观察和思考自然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渴望真正理解它的愿望。
中文译文:
古今何事不思量,
So many things,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worth pondering,
尽信邹生感彼苍。
Fully trusting the ideas of the wise, ignoring our own observations.
但想燕山吹暖律,
But I imagine the rhythms of warm winds in Yanshan mountain,
炎天岂不解飞霜。
Wouldn't the scorching summer also melt the frost?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和感叹为主题,通过对古今人对自然的态度进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变化的思考和追求。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尊敬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呼吁人们要重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想象的手法,使诗意更加深刻。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霜降和夏日的酷热,通过自然现象的对比,反衬出人类对于自然规律认知的不足和渴望。这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出对于自然的思考和意识觉醒的呼唤。
shuāng
霜
gǔ jīn hé shì bù sī liang, jǐn xìn zōu shēng gǎn bǐ cāng.
古今何事不思量,尽信邹生感彼苍。
dàn xiǎng yān shān chuī nuǎn lǜ, yán tiān qǐ bù jiě fēi shuāng.
但想燕山吹暖律,炎天岂不解飞霜。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