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师经非纸上,师佛在心中。
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的送别之情。诗人认为真正的师道并非只存在于书本上,而是存在于心灵中。不同修行者的觉悟之路虽然不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悟。水、云、晴、雨、山、木、夜、风等自然景物的描述,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听闻澄江上人要加入西方社(指佛教寺院)的决心,而郑尚书则在等待远方的澄江上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澄江上人的敬意和送别之情。诗人强调了真正的师道在于内心的体悟,而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这种思想在佛教中是常见的观念,强调修行者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体验来获得真正的觉悟。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以及对不同行人的差异暗示了每个人在修行道路上的独特性。最后两句则展现了澄江上人追求佛法的决心和郑尚书的期待。整首诗词在简洁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使人思索人生和修行的意义。
sòng chéng jiāng shàng rén fù xìng yuán zhèng shàng shū zhāo
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
shī jīng fēi zhǐ shàng, shī fú zài xīn zhōng.
师经非纸上,师佛在心中。
jué lù hé zēng yì, xíng rén zì bù tóng.
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shuǐ yún qíng yì yǔ, shān mù yè duō fēng.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
wén jié xī fāng shè, shàng shū dài yuǎn gōng.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