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无些力吹成雪,未必杏花能耐寒。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春词》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春意的脆弱。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剪下春词我不敢看,
雨深时恐怕临碧阑。
春无力量吹成雪,
或许杏花难抵寒。
诗意:
《春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春意的脆弱。诗人用剪刀将春天的诗词剪下,却不敢去看,暗示了春天的美丽和柔弱之间的矛盾。雨水深沉时,诗人担心靠近碧阑(指窗户)会使春天的美景变得模糊不清。诗人表达了春天的力量微弱,即使春风吹拂,也难以将寒冷完全抵挡,这种脆弱和不足成为了春天的一种特质。
赏析:
《春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方岳对春季脆弱性的思考。诗词中的春天被视为一个美丽而又脆弱的存在,诗人剪下春词却不敢去看,暗示了春天美丽的景象可能会因为过于脆弱而破碎。诗中的雨深,指的是春天的多雨季节,而碧阑则象征窗户,表示诗人靠近窗户去观赏春天的景色,却因为春天的脆弱而担心美景会被模糊掉。诗中的“春无力量吹成雪”,表达了春天的微弱力量,即使春风吹拂,也无法抵挡寒冷的侵袭。最后两句“未必杏花能耐寒”,则表明即使是寒冷中耐寒能力较强的杏花,也未必能够完全经受住寒冷的考验。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脆弱性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悟和思考,呼应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脆弱性的关注和珍惜。
chūn cí
春词
jiǎn dé chūn cí bù rěn kàn, yǔ shēn pà jìn bì lán gān.
剪得春词不忍看,雨深怕近碧阑干。
chūn wú xiē lì chuī chéng xuě, wèi bì xìng huā néng nài hán.
春无些力吹成雪,未必杏花能耐寒。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仄韵) 去声十五翰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