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须台上看,始奈月明何。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诗词:《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
南馆城阴阔,
东湖水气多。
直须台上看,
始奈月明何。
中文译文:
南边馆阁的城墙阴凉宽广,
东湖上水汽气氛浓厚。
只有站在台上仰望,
才能领略月亮的明亮之处。
诗意:
这首诗是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所作的一首诗,属于《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系列中的《月台》。诗人通过描绘南馆城阴阔、东湖水气多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月亮的观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南馆城墙的阴凉和东湖上的水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为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诗人告诉读者,只有站在月台上仰望,才能真正欣赏到月亮的明亮之处。这里的"台"指的是高处的平台或楼阁,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强调了观察角度的重要性。只有在高处,才能远离阴影和湿气,看到明亮的月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和对观察角度的思考。诗中的月亮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象征着人们的追求和渴望。只有通过正确的观察和角度,才能真正体验到月亮的美丽和明亮。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的感悟,传达了诗人对追求美和真理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美和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观察角度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fèng hé guó zhōu liú jǐ shì shǐ jūn sān táng xīn tí èr shí yī yǒng yuè tái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
nán guǎn chéng yīn kuò, dōng hú shuǐ qì duō.
南馆城阴阔,东湖水气多。
zhí xū tái shàng kàn, shǐ nài yuè míng hé.
直须台上看,始奈月明何。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