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窗外云无脚,月起林间灯映纱。
举酒闻钟知近寺,谈诗食李却忘家。
明朝又浴还来此,何必开樽只煮茶。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浴罢》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洗浴完毕,衣襟敞开,竹影斜斜。客舍中,残暑消散如空中的花朵。人经过窗外,云却没有脚步,月亮升起,林间的灯光投射在纱帘上。端起酒杯,听到钟声,意识到寺庙近在咫尺,谈论诗词,品尝李白的作品,却忘记了家中的事务。明天又要洗浴,还会来这里,何必开罐来沏茶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洗浴后的闲适心境。他披着敞开的衣襟,眺望着窗外斜斜的竹影。客栈中的残余暑气逐渐消散,如同空中飘散的花朵。他看到经过窗外的人,但云却没有脚步声,月亮升起后,林中的灯光投射在纱帘上,景象宁静而美丽。他端起酒杯,听到寺庙的钟声,意识到寺庙近在眼前。他和同伴谈论诗词,品尝李白的作品,却忘记了家中的琐事。最后,他想到明天还会来这里洗浴,他不禁思考,何必开罐来沏茶呢?
赏析:
《浴罢》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洗浴之后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场景和细节,展示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无拘无束的心境。他披襟而立,感受着斜斜的竹影,周围的环境逐渐安静下来,炎炎夏日的余热消散如空中的花朵。他看到窗外经过的人,但云却没有脚步声,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月亮升起,林间的灯光映照在纱帘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画面。诗人举起酒杯,听到寺庙的钟声,意识到寺庙就在附近,这使他感到宁静和慰藉。他和同伴谈论诗词,品尝李白的作品,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最后,他思考明天还会来这里洗浴,他不禁提出了一个反问,为何要费事开罐来沏茶呢?这是一种对日常琐事和繁复生活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以静谧、宁静的意境为主线,通过描绘细腻而悠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自由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尘世的情趣,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的反思。《浴罢》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洗浴后的宁静心境。诗人披襟站立,眺望着斜斜的竹影。客栈中的残暑渐渐消散,如同空中的花朵飘散。途人经过窗外,云却无踪迹,月亮升起时,林中灯光映在纱帘上。端起酒杯,听到钟声,意识到寺庙近在眼前。与友人谈论诗词,品味李白之作,却忘记家中琐事。明天还会再来洗浴,何必费力开罐煮茶。
这首诗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勾勒出洗浴后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细节,展示了内心的宁静和无拘无束。他披襟而立,感受着斜斜的竹影,周围的环境逐渐安静下来,炎炎夏日的余热消散如空中的花朵。他看到窗外经过的人,但云却没有脚步声,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月亮升起,林间的灯光映照在纱帘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画面。诗人举起酒杯,听到寺庙的钟声,意识到寺庙就在附近,这使他感到宁静和慰藉。他和友人谈论诗词,品味李白的作品,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最后,他思考明天还会再来这里洗浴,他不禁提出了一个反问,为何要费事开罐煮茶呢?这是一种对日常琐事和繁复生活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以静谧、宁静的意境为主线,通过描绘细腻而悠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自由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尘世的情趣,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的反思。
yù bà
浴罢
yù bà pī jīn zhú yǐng xié, kè zhōng cán shǔ sàn kōng huā.
浴罢披襟竹影斜,客中残暑散空花。
rén xíng chuāng wài yún wú jiǎo, yuè qǐ lín jiān dēng yìng shā.
人行窗外云无脚,月起林间灯映纱。
jǔ jiǔ wén zhōng zhī jìn sì, tán shī shí lǐ què wàng jiā.
举酒闻钟知近寺,谈诗食李却忘家。
míng cháo yòu yù hái lái cǐ, hé bì kāi zūn zhǐ zhǔ chá.
明朝又浴还来此,何必开樽只煮茶。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