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万壑眩明灭,暖翠浮岚满窗户。
岘山鼎列屹相望,发地撑空鶱欲翔。
一峰拔起群山上,页若紫盖相雄长。
仙山佛国住杳霭,晨烟暮云追戃恍。
良工妙与山写真,诗中有画须诗人。
诵君清诗对画壁,承蜩斲鼻俱疑神。
知君怀古有高趣,我擥襄山识佳处。
原抄此诗謄此图,开卷时时揖羊杜。
《题陈主管东墙三岘图》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堂上不合得枫起烟雾,
墙间江山更疑误。
千岩万壑眩明灭,
暖翠浮岚满窗户。
岘山鼎列屹相望,
发地撑空鶱欲翔。
一峰拔起群山上,
页若紫盖相雄长。
仙山佛国住杳霭,
晨烟暮云追戃恍。
良工妙与山写真,
诗中有画须诗人。
诵君清诗对画壁,
承蜩斲鼻俱疑神。
知君怀古有高趣,
我擥襄山识佳处。
原抄此诗謄此图,
开卷时时揖羊杜。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东墙上的三岘图为主题。作者通过形容堂上的枫叶飘起烟雾,墙上的江山似乎也变得模糊不清,表达了山水景色的虚幻和错觉之美。千岩万壑的景色闪烁不定,温暖的翠绿和轻盈的雾霭充满了窗户。岘山屹立在眼前,宛如鼎立的群山,从发地一直延伸到空中,仿佛凤凰欲展翅翱翔。其中一座峰峦高耸,宛如紫色的帷幕,显得格外雄伟。仙山和佛国隐匿在迷蒙的云雾中,晨烟和夜云交替变幻,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良工巧妙地将山水景色写入画中,使诗中的画境成为现实,诗与画相得益彰,需要有诗人的才能才能真正领悟其中之美。朗诵这首清新的诗词对着画壁,仿佛画中的山水和诗词都具有了生命,引发人们对虚实的怀疑和对神秘的追求。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推崇,他赞扬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高尚情趣,并表达了自己对诗画的喜爱和欣赏。
赏析:
陈造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境,将自然景观与诗意融为一体。他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山水之美所带来的错觉和幻觉,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受。诗中的山水景色在诗人笔下具有真实感,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其中的美妙。通过将诗词与画境结合,陈造强调了诗与画的相互关联和互补性,呼应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文学与艺术的综合追求。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陈造的才情和对山水艺术的独特理解。他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传递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诗画艺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这首诗词以其意境深远、描写精细的特点而受到赏析。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受到作者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幻化之美。通过细腻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作者将读者带入一幅虚实交错的山水画卷,引发读者对于自然景观和艺术表达的思考。此外,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强调了诗与画的互相依存和交融的关系,进一步突显了陈造对文学与艺术的综合追求。
总之,陈造的《题陈主管东墙三岘图》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水画所带来的错觉和幻化之美。通过诗意的表达,作者呼应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学与艺术的追求,并传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推崇。这首诗词在意境和艺术性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tí chén zhǔ guǎn dōng qiáng sān xiàn tú
题陈主管东墙三岘图
táng shàng bù hé dé fēng qǐ yān wù, qiáng jiān jiāng shān gèng yí wù.
堂上不合得枫起烟雾,墙间江山更疑误。
qiān yán wàn hè xuàn míng miè, nuǎn cuì fú lán mǎn chuāng hù.
千岩万壑眩明灭,暖翠浮岚满窗户。
xiàn shān dǐng liè yì xiāng wàng, fā dì chēng kōng xiān yù xiáng.
岘山鼎列屹相望,发地撑空鶱欲翔。
yī fēng bá qǐ qún shān shàng, yè ruò zǐ gài xiāng xióng zhǎng.
一峰拔起群山上,页若紫盖相雄长。
xiān shān fó guó zhù yǎo ǎi, chén yān mù yún zhuī tǎng huǎng.
仙山佛国住杳霭,晨烟暮云追戃恍。
liáng gōng miào yǔ shān xiě zhēn, shī zhōng yǒu huà xū shī rén.
良工妙与山写真,诗中有画须诗人。
sòng jūn qīng shī duì huà bì, chéng tiáo zhuó bí jù yí shén.
诵君清诗对画壁,承蜩斲鼻俱疑神。
zhī jūn huái gǔ yǒu gāo qù, wǒ lǎn xiāng shān shí jiā chù.
知君怀古有高趣,我擥襄山识佳处。
yuán chāo cǐ shī téng cǐ tú, kāi juàn shí shí yī yáng dù.
原抄此诗謄此图,开卷时时揖羊杜。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二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