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悲翠久矣雕笼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悲翠久矣雕笼中”出自宋代陈造的《记扬州旧事》,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ēi cuì jiǔ yǐ diāo lóng zhōng,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宋代   陈造
更新时间: 2024-11-22 20:59:01
“悲翠久矣雕笼中”全诗《记扬州旧事》
合宫嚼蕊今柳枝,燕台酷赏骚人诗。
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
向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
若为白昼去临邛,鹦鹉难防漏私语。
悲翠久矣雕笼中,转头缥缈云鸿同。
遥知怀璧骇众目,负山虽力难为功。
敢意归来辱收恤,瑾瑜匿瑕山藏疾。
客子一诵打鸭章,东君卢胡置严律。
风生翠扇阊阖天,酒边重听想夫怜。
楼中之燕当掌托,老子久谢裙裾乐。
《记扬州旧事》陈造 翻译、赏析和诗意

《记扬州旧事》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合宫嚼蕊今柳枝,
燕台酷赏骚人诗。
国色天香岂凡品,
琼枝璧月信好辞。
向来弄影对箫鼓,
楚山高深自云雨。
若为白昼去临邛,
鹦鹉难防漏私语。
悲翠久矣雕笼中,
转头缥缈云鸿同。
遥知怀璧骇众目,
负山虽力难为功。
敢意归来辱收恤,
瑾瑜匿瑕山藏疾。
客子一诵打鸭章,
东君卢胡置严律。
风生翠扇阊阖天,
酒边重听想夫怜。
楼中之燕当掌托,
老子久谢裙裾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扬州的旧事和风景,以及对文人境遇和文化的思考。

诗中以“柳枝”、“骚人诗”、“国色天香”、“琼枝璧月”等形象描写表达了扬州的美景和文人雅士的才情。扬州被赞美为花香四溢、美丽动人之地,而文人们则以高尚的才情和诗文为人所称道。

诗中还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的叙述,展现了文人们在楚山之间吟咏诗篇的情景。这里的楚山被描绘得高深莫测,仿佛云雨缠绕其中,给人以神秘和迷离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鹦鹉难防漏私语”、“悲翠久矣雕笼中”等形象,描绘了文人在官场上的困境和内心的痛苦。他们的才华被束缚在官场之中,如同被困在雕笼之内,无法自由地施展。

诗末饱含忧思,以“遥知怀璧骇众目”、“负山虽力难为功”等表达了文人的无奈和苦衷。他们希望通过才华和努力来改变境遇,但在现实中却常常无法实现。

整首诗以独特的意象和形象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扬州旧事的回忆和对文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文人遭遇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追求和艺术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现实困境和心灵落寞。

这首诗词展示了陈造对扬州旧事和文人命运的独特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和文化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悲翠久矣雕笼中”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yáng zhōu jiù shì
记扬州旧事

hé gōng jué ruǐ jīn liǔ zhī, yàn tái kù shǎng sāo rén shī.
合宫嚼蕊今柳枝,燕台酷赏骚人诗。
guó sè tiān xiāng qǐ fán pǐn, qióng zhī bì yuè xìn hǎo cí.
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
xiàng lái nòng yǐng duì xiāo gǔ, chǔ shān gāo shēn zì yún yǔ.
向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
ruò wéi bái zhòu qù lín qióng, yīng wǔ nán fáng lòu sī yǔ.
若为白昼去临邛,鹦鹉难防漏私语。
bēi cuì jiǔ yǐ diāo lóng zhōng, zhuǎn tóu piāo miǎo yún hóng tóng.
悲翠久矣雕笼中,转头缥缈云鸿同。
yáo zhī huái bì hài zhòng mù, fù shān suī lì nán wéi gōng.
遥知怀璧骇众目,负山虽力难为功。
gǎn yì guī lái rǔ shōu xù, jǐn yú nì xiá shān cáng jí.
敢意归来辱收恤,瑾瑜匿瑕山藏疾。
kè zi yī sòng dǎ yā zhāng, dōng jūn lú hú zhì yán lǜ.
客子一诵打鸭章,东君卢胡置严律。
fēng shēng cuì shàn chāng hé tiān, jiǔ biān zhòng tīng xiǎng fū lián.
风生翠扇阊阖天,酒边重听想夫怜。
lóu zhōng zhī yàn dāng zhǎng tuō, lǎo zi jiǔ xiè qún jū lè.
楼中之燕当掌托,老子久谢裙裾乐。

“悲翠久矣雕笼中”平仄韵脚
拼音:bēi cuì jiǔ yǐ diāo lóng zhōng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仄韵) 去声一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