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
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李陵台》是姜夔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词以李陵为题材,表达了李陵无法回到故乡的苦闷心情。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
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
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
诗意和赏析:
《李陵台》描绘了李陵无法回到故乡的景象,通过对李陵归乡的遥远和难以实现的渴望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流亡者的同情和无奈。这首诗词以李陵为象征,展现了一种对故乡乡愁和对离散的思乡之情的深切体验。
首句“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表达了李陵无法回到故乡的痛苦心情。高筑的望乡台象征着远离故土的困境,使李陵无法实现回归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表达了长距离的分离和时间的流逝。长安是当时的首都,与李陵的故乡相距甚远,鸿雁隔年回指的是每年迁徙的雁鸟,它们成千上万里迁徙的距离衬托出李陵与故土的距离之遥远。
最后一句“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表达了李陵对故乡的思念如影随形,时刻不离。尽管他无法亲眼看到故乡的景象,但思念之情时刻涌上心头。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陵的命运和思乡之情的描绘,展现了流亡者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它以简练的语言和凄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李陵和其他流亡者的同情,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离散的感同身受。
lǐ líng tái
李陵台
lǐ líng guī bù dé, gāo zhù wàng xiāng tái.
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
cháng ān yī wàn lǐ, hóng yàn gé nián huí.
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
wàng wàng suī bú jiàn, shí shí yī shàng lái.
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