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反白头吟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中文译文:
烈火燃烧着,小蝇嗡嗡飞。
火焰不能烤热真正的玉石,小蝇无法萦绕清冰。
如果没有东西被燃烧,就没有小蝇非要飞过来。
由此知晓,自然界万物各有其能力。
古人称之为“怨报死”,人受到惩罚是有理由的。
惩罚淫乱或许能起作用,但在道德没有立足之前。
就像蜩鷃叫唤,却只能引来嘈杂的龙凤。
它们应该被放逐去,翱翔高远。
怎么能沉浸在尘埃之下,只为了报复与仇恨而辛苦。
何苦自己苦恼,情绪还挥之不去。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烈火和小蝇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的心态。烈火炙烤着物品,但却无法热到冰凉的玉石;小蝇嗡嗡飞舞,却无法触碰到冰清的冰面。诗中表达了对物性的认识,认为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力和效果,世间万物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限制。
接下来,诗人以“怨报死”为例,表达了对于罪恶行为的惩罚,但也提出了思考。诗人认为,在道德还未广泛推广之前,惩罚罪恶行为可能不会有太大效果,就像蜩鷃只能引来混乱的龙凤。诗人主张将其放逐,使其自由飞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报复和仇恨的批判。诗人认为,沉溺于仇恨之中只会自我折磨,没有意义。因此,他唤起人们应远离这种消极情绪,摆脱困境,勇往直前。整首诗通过对火和蝇的比喻,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豁达的心态,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期许。
xiāng hè gē cí fǎn bái tóu yín
相和歌辞·反白头吟
yán yán zhě liè huǒ, yíng yíng zhě xiǎo yíng.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huǒ bù rè zhēn yù, yíng bù diǎn qīng bīng.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cǐ gǒu wú suǒ shòu, bǐ mò néng xiāng réng.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nǎi zhī wù xìng zhōng, gè yǒu néng bù néng.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gǔ chēng yuàn bào sǐ, zé rén yǒu suǒ chéng.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
chéng yín huò yīng kě, zài dào wèi wèi hóng.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pì rú tiáo yàn tú, jiū jiū zhuó lóng péng.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
yí dāng wěi zhī qù, liáo kuò gāo fēi téng.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qǐ néng ní chén xià, qū qū chóu yuàn zēng.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hú wéi zuò zì kǔ, tūn bēi réng fǔ yīng.
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