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剖还父,涕泣何暇恤。
尔来三千岁,往事谁复识。
惟有少姨存,相望居二室。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登嵩山十首 启母石》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嵩山的景色以及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神夫化黄熊,
神母化白石。
婴儿剖还父,
涕泣何暇恤。
尔来三千岁,
往事谁复识。
惟有少姨存,
相望居二室。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神夫和神母,他们化身为黄熊和白石,象征着山川的灵性。诗人描述了一个悲伤的场景,一个婴儿被剖腹还给了已故的父亲,而诗人则无暇顾及自己的悲泣。然后,诗人反思了自己的生命,说自己已经来到了三千岁,旧事已经无法辨认。最后,诗人提到只有少姨还在世,他们相互相望,住在两个房间里。
赏析:
这首诗词以嵩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嵩山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神夫和神母的形象象征着山川的神灵。剖腹还父的情节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和无法舍弃的牵挂。诗人在描述嵩山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感到了深深的无奈。最后,诗人提到少姨,显示出对家人的珍视和依恋之情。
整首诗描绘了山川的神奇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并通过自然景观和家人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亲情的珍视,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dēng sōng shān shí shǒu qǐ mǔ shí
登嵩山十首 启母石
shén fū huà huáng xióng, shén mǔ huà bái shí.
神夫化黄熊,神母化白石。
yīng ér pōu hái fù, tì qì hé xiá xù.
婴儿剖还父,涕泣何暇恤。
ěr lái sān qiān suì, wǎng shì shuí fù shí.
尔来三千岁,往事谁复识。
wéi yǒu shǎo yí cún, xiāng wàng jū èr shì.
惟有少姨存,相望居二室。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