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来岁恐无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来岁恐无麦”出自宋代苏辙的《冬至雪》,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ái suì kǒng wú mài,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宋代   苏辙
更新时间: 2024-11-28 03:46:57
“来岁恐无麦”全诗《冬至雪》
旱久魃不死,连阴未成雪。
微阳九地来,颠风三日发。
父老窃相语,号令风为节。
讲武罢冬夫,畿甸休保甲。
累囚出死地,冗官去烦杂。
手诏可人心,吾君信明哲。
风频雪犹吝,来岁恐无麦
天公听一言,惟幸早诛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冬至雪》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冬至雪》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冬至雪

旱久魃不死,连阴未成雪。
微阳九地来,颠风三日发。
父老窃相语,号令风为节。
讲武罢冬夫,畿甸休保甲。
累囚出死地,冗官去烦杂。
手诏可人心,吾君信明哲。
风频雪犹吝,来岁恐无麦。
天公听一言,惟幸早诛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冬至雪

长期的旱情未能结束,连绵的阴雨也未降为雪。
微弱的阳光来到九州大地,狂风在三天内肆意吹拂。
老百姓私下窃窃私语,盼望风将降雪当作节日来庆贺。
训练士兵的冬令已经解除,国境内的征兵也停止。
被囚禁的人从死地里获得自由,繁杂的官员被清除。
君主的诏令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我们的君主是明智而聪明的。
风虽然频繁,雪却不肯降临,来年恐怕将无法收获麦子。
希望上天能够聆听一声请求,只愿早日消灭旱魃。

诗意和赏析:

《冬至雪》这首诗词写的是作者对旱灾的描绘和对政府应对旱灾的期望。诗中描述了长期的旱情未能转变为雪,暗喻着旱灾的严重性。而微弱的阳光和狂风的到来,代表着人们对降雪的渴望和期盼。老百姓私下传递号令,希望风将降雪当作节日来庆贺,表达了对自然的期望和祈求。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政府的行动和政策。训练士兵的冬令已经结束,国境内的征兵也停止,展示了政府对军事活动的调整,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囚禁的人获得自由,冗杂的官员被清除,暗示政府的改革和减轻百姓负担的决心。

诗词最后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信任和期望,认为君主明智和聪明。然而,诗中也提到风频繁而雪却不肯降临,暗示来年的粮食收成可能受到影响,对此作者表示担忧。最后,作者希望上天能够倾听他的请求,早日消灭旱魃,以解决旱灾问题。

整首诗词通过对旱灾的描绘和对政府行动的期待,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政府应对灾害的期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君主的信任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社会对于长时间旱情的困扰以及对政府的期望,展现了苏辙对人民疾苦和国家安定的关注,同时也抒发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上天的呼唤。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展现了苏辙的才华和他对社会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来岁恐无麦”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ōng zhì xuě
冬至雪

hàn jiǔ bá bù sǐ, lián yīn wèi chéng xuě.
旱久魃不死,连阴未成雪。
wēi yáng jiǔ dì lái, diān fēng sān rì fā.
微阳九地来,颠风三日发。
fù lǎo qiè xiāng yǔ, hào lìng fēng wèi jié.
父老窃相语,号令风为节。
jiǎng wǔ bà dōng fū, jī diān xiū bǎo jiǎ.
讲武罢冬夫,畿甸休保甲。
lèi qiú chū sǐ dì, rǒng guān qù fán zá.
累囚出死地,冗官去烦杂。
shǒu zhào kě rén xīn, wú jūn xìn míng zhé.
手诏可人心,吾君信明哲。
fēng pín xuě yóu lìn, lái suì kǒng wú mài.
风频雪犹吝,来岁恐无麦。
tiān gōng tīng yī yán, wéi xìng zǎo zhū bá.
天公听一言,惟幸早诛魃。

“来岁恐无麦”平仄韵脚
拼音:lái suì kǒng wú mài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