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道士知人意,授与炉中一粒砂。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诗词:《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旅食三年已是家,
堂成非陋亦非华。
何方道士知人意,
授与炉中一粒砂。
中文译文:
漂泊旅行三年已经成为我的家,
我的住所虽然简朴但不乏温馨。
那位神秘的道士从何处知晓我的心思,
他将一粒沙子赐予我放入炉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的五绝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思考。
首先,诗人自称"旅食三年已是家",表达了他长期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暗示了他在世俗的喧嚣中历经沧桑,但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将旅途中的过客之地当作自己的家。这种心态反映了诗人内心坚毅的态度和对世俗浮华的淡然态度。
接着,诗中提到了"堂成非陋亦非华",形容了他的住所不是陋巷破旧之地,也不是富丽堂皇的豪华住宅,而是简单而温馨的居所。这种简朴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漠,他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然后,诗中提到了一位神秘的道士,他不知从何而来,却能洞察人心,了解诗人的内心所思。这一点表达了诗人对于智者、灵性的向往和敬仰。道士将一粒砂赠予诗人,放入炉中,这象征着一种心灵的洗礼和净化,让诗人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与追求。
综合来看,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悟。它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浮华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智慧和灵性的向往。整首诗字数简短,意境深远,给人以静谧和思考的空间,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的特点。
cì yùn zi zhān lín gāo xīn qì nán táng wǔ jué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
lǚ shí sān nián yǐ shì jiā, táng chéng fēi lòu yì fēi huá.
旅食三年已是家,堂成非陋亦非华。
hé fāng dào shì zhī rén yì, shòu yǔ lú zhōng yī lì shā.
何方道士知人意,授与炉中一粒砂。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