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溪光亭》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溪亭新雨余,
秋色明滉漾。
鸟渡夕阳中,
鱼行白石上。
中文译文:
小溪边的亭子中残留着新雨,
秋天的色彩在水面上明亮荡漾。
鸟儿穿过夕阳的光中,
鱼儿在白色的石头上游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溪光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苏辙通过描述亭子旁的小溪、秋天的色彩、鸟儿和鱼儿的活动,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首句"溪亭新雨余"揭示了雨后的清新气息,暗示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秋色明滉漾"表达了秋天的景色在水中明亮、荡漾,给人一种明亮、活泼的感觉。
下两句"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则描绘了鸟儿穿过夕阳的光线,以及鱼儿在白色石头上游动的场景。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大自然中不同生物的活动,增添了诗词的生动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美的追求。它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生机,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同时,诗中的描写也反映了苏辙对细节的观察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它展示了苏辙作为文学家的艺术才华,并传递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讴歌。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xī guāng tíng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溪光亭
xī tíng xīn yǔ yú, qiū sè míng huàng yàng.
溪亭新雨余,秋色明滉漾。
niǎo dù xī yáng zhōng, yú xíng bái shí shàng.
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