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出林秀,岂独私与己。
敛然不求人,而我自罍耻。
临风忽长鸣,谁信日千里。
江行视渔父,但自正纲纪。
持纲起万目,鲂鳟皆可止。
老成日就衰,所余殆难恃。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友人子瞻和渊明与我共饮酒,他们都是有志未遂的士人。青松从林中挺立,不仅仅为自己而存在。我默默地不求他人,却感到自己的卑微。站在风中突然长鸣,有谁相信这风声能传千里。看着江河上的渔父,只顾着遵守正道纲纪。遵守规范引导众目睽睽,鱼类也能停止前行。老去渐渐变得衰弱,所剩下的几乎无法依靠。
诗意:
这首诗词以饮酒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子瞻和渊明的敬佩之情,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中呈现了青松的崇高和无私,表达了作者对志向未遂的士人的同仁之情。同时,通过对自身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道德规范和纪律的重视。
赏析:
在这首诗中,苏辙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通过描绘青松和渔父等形象,他将个体的命运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相对照,表达了自己对仁义道德的尊崇和对士人的同仁之情。同时,通过对自身的揭示,他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cì yùn zi zhān hé yuān míng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wǒ yǒu èr sān zi, jiān yǒu shì wèi shì.
我友二三子,兼有仕未仕。
qīng sōng chū lín xiù, qǐ dú sī yǔ jǐ.
青松出林秀,岂独私与己。
liǎn rán bù qiú rén, ér wǒ zì léi chǐ.
敛然不求人,而我自罍耻。
lín fēng hū cháng míng, shuí xìn rì qiān lǐ.
临风忽长鸣,谁信日千里。
jiāng xíng shì yú fù, dàn zì zhèng gāng jì.
江行视渔父,但自正纲纪。
chí gāng qǐ wàn mù, fáng zūn jiē kě zhǐ.
持纲起万目,鲂鳟皆可止。
lǎo chéng rì jiù shuāi, suǒ yú dài nán shì.
老成日就衰,所余殆难恃。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