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俱焚只衲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俱焚只衲衣”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吊瑞新和尚》,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ù fén zhǐ nà yī,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宋代   梅尧臣
更新时间: 2024-11-22 17:56:37
“俱焚只衲衣”全诗《吊瑞新和尚》
示化何悲戚,俱焚只衲衣
已随原火尽,空见野云飞。
写影谁方丈,栽松旧翠微。
当年渡江钵,弟子独将归。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吊瑞新和尚》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吊瑞新和尚》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示化何悲戚,
俱焚只衲衣。
已随原火尽,
空见野云飞。

写影谁方丈,
栽松旧翠微。
当年渡江钵,
弟子独将归。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瑞新和尚的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人用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和尚在火灾中牺牲的惋惜和痛心。他们的衣袍都已经被火焰吞噬,只剩下空荡荡的僧袍。原本陪伴他们的和尚已经随着火焰燃尽,现在只能在空旷的天空中看到它们的灵魂飞舞,像野云一样飘荡。

诗人还描绘了曾经与瑞新和尚一起生活的场景。他们在方丈中写字,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曾经栽培过翠绿的松树,这些松树仍然在那里,但已经变得老旧。诗人回忆起当年他们一起渡江时所使用的钵,现在只有他一个弟子将它带回。

赏析:
《吊瑞新和尚》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和尚的深深怀念和对他们遭遇的惋惜之情。诗中的衲衣象征着和尚的身份,被火焰吞噬后,只剩下空空的僧袍,传达出一种无法挽回的失落和空虚感。诗人通过描述瑞新和尚曾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对信仰的坚守。

诗中的"写影谁方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尚们身影的怀念,他们曾经在方丈中一起写字,留下了他们的痕迹。"栽松旧翠微"一句,则描绘了他们曾经栽培过的松树,这些松树也成为了他们离去后的寄托,但现在已经老旧不再翠绿,体现了岁月的无情和变迁。

最后的两句"当年渡江钵,弟子独将归"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和尚的弟子,带着瑞新和尚的遗物,独自返回的情景。这既是对瑞新和尚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诗人对信仰的坚持和传承。

整首诗以简练的句式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念之情。通过对和尚的描绘,诗人将生命的短暂和物质的消逝与信仰的力量相结合,表达了对和尚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颂和对他们的深深怀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俱焚只衲衣”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iào ruì xīn hé shàng
吊瑞新和尚

shì huà hé bēi qī, jù fén zhǐ nà yī.
示化何悲戚,俱焚只衲衣。
yǐ suí yuán huǒ jǐn, kōng jiàn yě yún fēi.
已随原火尽,空见野云飞。
xiě yǐng shuí fāng zhàng, zāi sōng jiù cuì wēi.
写影谁方丈,栽松旧翠微。
dāng nián dù jiāng bō, dì zǐ dú jiāng guī.
当年渡江钵,弟子独将归。

“俱焚只衲衣”平仄韵脚
拼音:jù fén zhǐ nà yī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仄韵) 去声五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