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魂何之,膏火麋我肠。
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昔时忧我寒,缝衣初线长。
线长必絮厚,要与风霜当。
又每恐我饥,羹臛自调尝。
此身内外间,莫得顷刻忘。
举衣不忍著,举筹不下吭。
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新霜感》是一首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日衣上露,
今日衣上霜。
我母魂何之,
膏火麋我肠。
隔棺三寸地,
如在万里乡。
嚎呼不闻声,
饮食空置傍。
昔时忧我寒,
缝衣初线长。
线长必絮厚,
要与风霜当。
又每恐我饥,
羹臛自调尝。
此身内外间,
莫得顷刻忘。
举衣不忍著,
举筹不下吭。
一念百感生,
欲问天苍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困境的感叹和思考。作者借衣上的露水和霜来象征他身处逆境中的痛苦和困难。他提到自己的母亲的灵魂是否还在身边,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像膏火一样燃烧着他的肠胃。尽管身处棺材里的母亲与他相隔三寸,但他感觉自己像是远离家乡万里之遥。他的呼喊声无人能听见,他的饮食孤零零地摆在一旁。回想起过去,他曾因寒冷而担忧,刚开始学习缝补衣物时线头很长,线头长了就必然要用厚绒料,以应对寒风和霜雪。每每担心自己会挨饿,便自己调配食物尝尝。他感叹自己身处逆境,无论内外都无法忘怀。他举起衣物,却舍不得穿上,举起筹码,又不忍心下注。内心的痛苦和困惑让他百感交集,他渴望问天空的苍穹。
赏析:
《新霜感》通过独特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困惑。诗中的衣物露水和霜代表着诗人所经历的困境和逆境,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艰辛和不易。诗人通过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自身困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痛苦感受和对未来的迷惘与不安。诗中的重复和对比手法,如“前日衣上露,今日衣上霜”、“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词情感深沉,言辞简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它揭示了人生中的困顿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生活的反思。
xīn shuāng gǎn
新霜感
qián rì yī shàng lù, jīn rì yī shàng shuāng.
前日衣上露,今日衣上霜。
wǒ mǔ hún hé zhī, gāo huǒ mí wǒ cháng.
我母魂何之,膏火麋我肠。
gé guān sān cùn dì, rú zài wàn lǐ xiāng.
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
háo hū bù wén shēng, yǐn shí kōng zhì bàng.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xī shí yōu wǒ hán, féng yī chū xiàn zhǎng.
昔时忧我寒,缝衣初线长。
xiàn zhǎng bì xù hòu, yào yǔ fēng shuāng dāng.
线长必絮厚,要与风霜当。
yòu měi kǒng wǒ jī, gēng huò zì diào cháng.
又每恐我饥,羹臛自调尝。
cǐ shēn nèi wài jiān, mò de qǐng kè wàng.
此身内外间,莫得顷刻忘。
jǔ yī bù rěn zhe, jǔ chóu bù xià kēng.
举衣不忍著,举筹不下吭。
yī niàn bǎi gǎn shēng, yù wèn tiān cāng cāng.
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