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意大丞相,尺题传义庐。
从来凤凰鸣,不厌寒竹疏。
茂林多翔鸟,要路盛高车。
穷巷一如此,江深无鲤鱼。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十月二十一日得许昌晏相公书》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哀忧向二年,朋戚谁与书。
敢意大丞相,尺题传义庐。
从来凤凰鸣,不厌寒竹疏。
茂林多翔鸟,要路盛高车。
穷巷一如此,江深无鲤鱼。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梅尧臣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写作的时候已经有两年没有得到朋友和亲戚的来信了。他敢于将自己的心意寄托给晏相公,希望晏相公能够传达给他的朋友们。诗人感叹凤凰常常鸣叫,寒冷的竹林也从未厌倦。茂密的林木中有许多自由翱翔的鸟儿,繁华的大道上行驶着高大的车辆。然而,在这个偏僻的巷子里,却只有孤寂。这里的江水深邃,却没有游动的鲤鱼。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凤凰、竹子、鸟儿、高车以及深邃的江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凤凰鸣叫、竹林疏落的形象,与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折射出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的不满。诗词中的江深无鲤鱼一句,暗喻了诗人在现实中的境遇,寓意着他所处的环境贫乏和缺乏温暖。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一种深沉而凄凉的感觉,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情感表达能力。
shí yuè èr shí yī rì dé xǔ chāng yàn xiàng gōng shū
十月二十一日得许昌晏相公书
āi yōu xiàng èr nián, péng qī shuí yǔ shū.
哀忧向二年,朋戚谁与书。
gǎn yì dà chéng xiàng, chǐ tí chuán yì lú.
敢意大丞相,尺题传义庐。
cóng lái fèng huáng míng, bù yàn hán zhú shū.
从来凤凰鸣,不厌寒竹疏。
mào lín duō xiáng niǎo, yào lù shèng gāo chē.
茂林多翔鸟,要路盛高车。
qióng xiàng yī rú cǐ, jiāng shēn wú lǐ yú.
穷巷一如此,江深无鲤鱼。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平韵)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