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既恶之,引袂蒙面。
谓人莫尔辨,而自辨之。
谁谓无鬼,孰俾之谴。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闵谗狡二章》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彼狡之将死,若有以见。
既见既恶之,引袂蒙面。
谓人莫尔辨,而自辨之。
谁谓无鬼,孰俾之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狡猾之人的深深厌恶和不屑。诗人借用"彼狡"来指代狡猾之人,他们行将死亡,但他们的真实面目仍然难以被揭露。当人们看到他们的真实嘴脸后,对其感到厌恶,诗人则用引袖蒙面的手法来表示自己对这种行为的不屑。然后,诗人指出人们常常不能正确辨别狡猾之人,却能清楚辨认自己,从而批判了这种双重标准。最后两句表达了一个问题:谁能断言世界上没有鬼神呢?如果有人敢这样断言,那么他们将受到责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狡猾之人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虚伪和双重标准的批判态度。诗人通过强烈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狡猾之人的厌恶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容易自欺欺人的现象的深思。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狡猾之人的揭示,凸显了自身的清廉和坦诚。最后两句则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提醒人们不要妄下断言,不要对超自然现象抱有绝对的否定态度。整首诗简练而富有力量,语言直接,情感鲜明,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mǐn chán jiǎo èr zhāng
闵谗狡二章
bǐ jiǎo zhī jiāng sǐ, ruò yǒu yǐ jiàn.
彼狡之将死,若有以见。
jì jiàn jì è zhī, yǐn mèi méng miàn.
既见既恶之,引袂蒙面。
wèi rén mò ěr biàn, ér zì biàn zhī.
谓人莫尔辨,而自辨之。
shuí wèi wú guǐ, shú bǐ zhī qiǎn.
谁谓无鬼,孰俾之谴。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