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草已侵水面绿,平芜还破烧痕青。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观化十五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之一。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风烟漠漠半阴晴,
人道春归不见形。
嫩草已侵水面绿,
平芜还破烧痕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模糊、变幻不定的春天场景。诗中的“风烟漠漠”形容了一片模糊的景象,既有阴云飘渺,又有阳光的明亮。作者说人们在路上行走,却无法看清春天的真实面目,春天的变化无常,很难捕捉到它的形象。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春天的一些迹象。嫩草已经长满了水面,使它显得绿意盎然。而平原上的芜草却被火烧过留下了青色的痕迹。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春天的不同景象和变化。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的模糊和多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春天的无常和难以捉摸的特性。这种描写手法给人一种朦胧、模糊的感觉,与宋代文人追求的意境相契合。此外,诗中的对比也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春天的迷离和明亮、绿意和烧痕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春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变幻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和感慨。
guān huà shí wǔ shǒu
观化十五首
fēng yān mò mò bàn yīn qíng, rén dào chūn guī bú jiàn xíng.
风烟漠漠半阴晴,人道春归不见形。
nèn cǎo yǐ qīn shuǐ miàn lǜ, píng wú hái pò shāo hén qīng.
嫩草已侵水面绿,平芜还破烧痕青。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