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收郑渠成,晋得楚材多。
用人当其物,不但轴与薖。
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王度无畦畛,包荒用冯河。
秦收郑渠成,晋得楚材多。
用人当其物,不但轴与薖。
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不同朝代的人才和管理之道,表达了作者对治理国家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提到了王度、包荒、秦收、郑渠、晋得、楚材等人物和地名,以及六通、四闢、玉烛等象征性的词语,这些都是在表达对社会治理和人才选拔的观察和思考。
赏析:
1. 诗词以对比的方式,通过列举不同朝代的人物和地名,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才选拔和国家治理的反思。这反映了黄庭坚对于政治和社会现象的关注。
2. 诗中提到的王度、包荒、秦收、郑渠、晋得、楚材等人物和地名,代表了不同朝代的人才和地域,暗含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思考。
3. 诗词中的“用人当其物,不但轴与薖”表达了作者对于用人的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根据人才的实际能力和特点来合理安排其工作和职责,而不是仅仅按照一种固定的标准来评判和使用人才。
4. “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是诗中的象征性表达,暗示了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状态。六通指六通四达,即六通四海,表示国家疆域的广阔和国力的强盛;四闢指四面扩张,表示国家疆域的边界扩展;玉烛四时和则象征着国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治理和人才选拔的思考和期望,以及对于和谐繁荣社会的向往。它展现了黄庭坚作为文人士子的思想境界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
hé xíng dūn fū qiū huái shí shǒu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wáng dù wú qí zhěn, bāo huāng yòng féng hé.
王度无畦畛,包荒用冯河。
qín shōu zhèng qú chéng, jìn dé chǔ cái duō.
秦收郑渠成,晋得楚材多。
yòng rén dāng qí wù, bù dàn zhóu yǔ kē.
用人当其物,不但轴与薖。
liù tōng ér sì pì, yù zhú sì shí hé.
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