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有七星,此理余莫测。
持来当白日,光彩不为匿。
恍如起鸿蒙,俛仰帝垣侧。
当由偶然似,见取参笔墨。
豪心荡珍异,乐以万金得。
南工始为伪,傅合巧无隙。
亦时疑世人,故自有能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词:《七星砚》
星堕地,化为石,
石上七星,理难测。
持来当白日,光彩不匿。
如起鸿蒙,仰望帝垣侧。
或许偶然间,取之为笔墨。
豪情荡漾,乐以万金获得。
南工始为伪,傅合巧无隙。
时常怀疑世人,故自有明辨者。
译文:
我听说星星坠落到地上,常常变成石头。
石头上有七颗星星,其中的道理我无法理解。
拿来作为砚台,它的光彩无法隐藏。
仿佛起源于鸿蒙初辟的时刻,我俯视皇宫的一侧。
也许是偶然间,我将它当作写字的工具。
豪情激荡,乐意用万金去得到它。
南方的工匠最初是伪造的,但精巧无瑕。
有时我怀疑世人,所以自有能够辨别真伪的人存在。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通过描写一块砚台,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的思考和人生观的抒发。
诗中的“星堕地,化为石”意味着星星从天而降,变成了石头,这是一种转变和融合的象征。石头上有七颗星星,这七颗星星的含义不为人所知,是“理难测”的。作者将这块砚台当作白天使用,它的光彩照耀不显匿。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将智慧和才华融入日常生活,不掩饰自己的才华,而是毫不隐藏地展示出来。
诗中的“如起鸿蒙,仰望帝垣侧”表达了作者对宇宙起源的思考和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作者将砚台比作起源于鸿蒙初辟时刻的宇宙,自己则如同仰望皇宫一般,虔诚而谦卑。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使用这块砚台写字的情景。作者认为这是偶然的机缘,他用这块砚台书写出千姿百态的文字。他怀着豪情和热爱,甘愿用万金去得到这块宝贝般的砚台。
最后两句“南工始为伪,傅合巧无隙。亦时疑世人,故自有能识。”表达了作者对于伪装和真实的思考。南方的工匠最初可能是伪造的,但他们的技艺却无可挑剔。作者时常怀疑世人的真实性,但他相信真相总能被明辨出来。
整首诗以砚台为主题,通过对砚台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智慧、才华和真实性的思考。它既有诗人对于宇宙起源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也有对于自身才华和追求的表达。同时,诗中还揭示了作者对于虚伪和真实的辨别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和真相的渴望。整首诗意蕴含深邃,赏析时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包括宇宙哲学、人生追求以及对于真实与伪装的思考。
qī xīng yàn
七星砚
yú wén xīng duò dì, wǎng wǎng huà wéi shí.
余闻星堕地,往往化为石。
shí shàng yǒu qī xīng, cǐ lǐ yú mò cè.
石上有七星,此理余莫测。
chí lái dāng bái rì, guāng cǎi bù wéi nì.
持来当白日,光彩不为匿。
huǎng rú qǐ hóng méng, fǔ yǎng dì yuán cè.
恍如起鸿蒙,俛仰帝垣侧。
dāng yóu ǒu rán shì, jiàn qǔ cān bǐ mò.
当由偶然似,见取参笔墨。
háo xīn dàng zhēn yì, lè yǐ wàn jīn dé.
豪心荡珍异,乐以万金得。
nán gōng shǐ wèi wěi, fù hé qiǎo wú xì.
南工始为伪,傅合巧无隙。
yì shí yí shì rén, gù zì yǒu néng shí.
亦时疑世人,故自有能识。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